佛法的结构
在佛法的系统中,欲穷尽真理,在任何一部经典中皆无法完成。虽说《瑜伽经》
至简、至要,也失之于简约; 而《华严经》虽然至繁、至广,而号称王中之王,
虽以大本、广本为鹄的,却也失之于繁广,人力所不及也!
但是若能了彻其身语意的三业模式,却又任何一部经典皆能穷彻底源,此乃佛法
的基本结构; 若行者不了佛经之语言模式、思惟模式、行为模式,乃至资粮道、
正行、妙行中的结构,则任何佛门施设皆属瞎子摸象。
是故,所谓善根发相是为求学佛道之第一要项,若无此心,如何而能「力破根本
无明」也!? 然以噪声干扰、先入为主、自以为是、想当然耳的法执与成见,
才是入门的第一绑脚石也!
所以历代祖师示人,莫不皆以空其识性为入道要津;然为空其识性却又频添
枝节,妄加噪声,岂不欲升反坠!? 是故,行者依师而行,务必完全臣服于师!!
否则,杂家之言皆成障道之因。
是故,佛法无他,入道要津唯是放下心识,完全投入上师之法,此中方有资粮道
及正行之法,祖祖授手无非皆是正法眼藏,妙明真心。 法法既是平等,何缘而
不能臣服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