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一元论是在明确界定真理的人格性,故有「法身论」的提出,
且法界与法身是互为能所的。两者是一、是异,此一正见的提出,
是一乘佛教的鹄的,且其行法亦与圣解脱之次第道有别。
尤有甚者,绝对一元论并不否认偏真的非人格性真理,且在
非人格性的真理迈入真理的人性化中,乃是由真空绝相观,
经理事无碍观,到事事无碍的周遍含融观; 此中即是由
三法印到空性的理法界,故曰理法界为阿罗汉的修行境界。
又,由空性到人性的理事无碍法界,为菩萨行持之境界。
复由人性到人情味,此乃事事无碍的周遍含融法界,此为
法身大士的行持范围!
人情味一词允非世俗之人情意义,此中已是理事全泯,法身
全体显现,泯于法界之中;法界亦全面显现,全彰法身于本然!
方有 "山河大地无非如来法身" 之惊艷!
此中信根模型的四要件与十大愿王之资粮道,正是行者之所行,
正行之聆听与吟诵是为技术面而已;技术面固不可缺,工程面
却是即身成佛之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