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35】
生命中纯然的原始状态。
大脑无法了解生命存在的状态,透过大脑,人生就不自然,过假的人生。
过真实存在的人生,慢慢体会。天伦之乐很重要,不会发生青少年问题,离婚问题。
报从哪里来,没有办法分别。
电视起来以后,变成知识的来源,在学校同学间激荡,父母神秘感消失,他瞧不起父母亲,不会孝顺,不会尊敬师长。追求明星偶像。天伦之乐消失,没办法享受快乐,这就是果报,因在哪里,分析不出来。
发明的因,与所得到的果,人类把它弄颠倒了。轮子,变成战车。
你在生活中要怎么做?
问题是你在做的同时,夹杂着别的目的在,你的动机纯不纯?这叫业。
定位时就要定好。平常有没有做这种教育,就很重要。
你定位要做什么,这个不能忘记。当变成营利导向时,果报要负责。商品是外在的,很容易变成营利导向。可人不一样。
【坚持理念】
观世音菩萨,是生命中的性德,是每个人都有的。
观世音菩萨这个人,往昔因地中修行时,他坚持慈悲,救苦救难的理念,在坚持理念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诱惑,从他修行到今天,最少千千万万无尽个理由可以使他改变,他就是没有改变,才成就他的伟大,才把我们人类中所有这种慈悲的性德全部激发出来,这就是修行伟大的地方。
今天修行,不能坚持,为外在的环境所引诱,你就改变你的初衷,要怎么成就?。
我们不是学观世音菩萨的拿着柳枝慈悲的相,要学的是他那个精神,那种对理念坚持的精神。你坚持什么理念,是你的性德,你要坚持到底,是坚持好的,不是坚持不好的。
修行人,与发明商品的人不一样,必须有这种坚持,才有可能。
周遭会迷惑你,然后你会有足够的理由去改变你的宗旨,你下辈子再来,怎么坚持下去呢?坚持不能变成你的性德,就没用了,接不起来。
你一定要坚持你的理念。把坚持当作一种手段,理念是你的生命因素,当你这辈子把这生命因素通过坚持的手段,把它定位下来以后,下辈子它就接下去了。
当你这辈子一转换理念,就不能坚持的时候,下辈子也没了,果报自己要尝还。
对理念的坚持,不能因为其他合法的理由而改变,这非常重要。
老和尚坚持33年,坚持不还俗,所以今天很殊胜。
用生命,不用分别。
身体,食品吃下去你怎么知道它有效?什么都吃都好,不要偏吃。
在因与果之间,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状况,不用作刻意的分别,大脑分别极为有限。
从生命纯然性来看,根本不用区别这些,但是你要懂得你的生命是什么。前面用三个阶段跟你说明,有那么复杂的状况,因为它都是善变的,无常的,因果之间就很难看到很纯的状况,修行那种坚持就很重要。
我本想讲观世音菩萨往昔修学故事,想想又不能这样讲,一个钟头讲不完,相当印度史诗。这想想是智光陀罗门,即菩萨三昧辩陀罗门,交互运用。
我只是讲他的结论,坚持;今天才有观世音菩萨的殊胜与感应。全世界画观世音菩萨有多少个,他不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诱惑,坚持不变,不为所动。在这世是观音菩萨被画的总量,无量无边。每个人画的不一样,表示他在不同的民族时代里,他的修学历练殊胜与伟大。修学者以这个为标的,坚持在这行法中。
坚持在佛法里不叫坚持,叫精进。精进当中有很多的诱惑、障碍,不为所动,继续前进。
今天人非常难,意志薄弱,动不动自己先想,没有办法先去思考别人,做不到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什么都想自己。什么都想自己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外在环境所影响,他没有办法体贴,没有办法为上级作思考,没有办法为下级作思考。
一个行者向三宝负责,向众生负责,向因果负责,我这样的一个标的定了以后,怎么可以改呢?一改,影响多大。为了向真理负责,即向三宝负责,宁愿牺牲生命,向三宝负责是一项荣耀的事,你就不会动摇了。
当你看到一个行者坚持他的理念,继续往前走的时候,不管你怎么样的不赞同,你都应该站在一边合掌恭送。他坚持理念,你认识它,你才会赞叹、随喜,甚至协助他。可当你不认识他的时候,你至少应要立正站好,合掌恭送,让他通过,不要障碍他。
你也是行者,你做你的,他做他的,不要用你的来干扰他,行者互相体谅,这叫聆听、欣赏、接纳。行者的终极目标,就是坚持你的理念,你自然能熬过去,这里面有多少的苦难。
想想看你的理念是什么?那是你的旗帜,那就是你生命中性德,因此而建立你的佛国土。
向真理负责,向正法负责,向三宝负责,因为这是荣耀的。坚持随着佛的足迹往前进,这个理念决不能改。
坚持一定要有,因为整个环境没有办法分别,我们不必分别。但你这个坚持一定正确。
20121031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