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这一会,我们要跟各位讲的是《占察善恶业报经》,是地藏菩萨的这个占察法门,要谈这部经之前,有个因缘我跟各位讲一讲,或许按照传统来说,这个叫做玄谈。
为什么会有这一会?那就要讲到当年我们初发心的时候,当我们决定要走华严这条路,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华严不是你自己上来就可以爬上去的。因为每一个要进华严的人,他一定会在那边绕一大圈,有的还要绕好几圈,就好像我们上高速公路很快,但是那个交流道你就要绕一大圈,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方向好像不对,我就明明要向哪个方向,怎么他就会是这个方向,你会有种种的犹豫。现在你到交流道,常常看到车子卡到半路上,交流道为什么卡在那里又要倒退,甚至于还要下来问人家对不对,你要知道,交流道要问人家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那个附近没有住家也没有徒步行人,开车的都是垮垮肿,才没有人理你呢。会理你的只有一个人,叫做警察。
同样的,要入法界的这个大门并不是你想。那么当时我在做抉择的时候,为什么会选上华严,这是另一个公案,但是我选上华严以后,就发现,这一个路不是普通的路,因为本来我们是骑着三轮车,现在决定要上高速公路,这个三轮车就完了。 三轮车比自行车更糟糕,自行车两个轮子还可以偏一边,三轮车都不能偏,一偏就翻了。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我就决定先讲这些叫做眷属经。
眷属经就通通都讲了,可是华严经也要讲,就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成立了地藏学会。那是在宁波西街的时候,那时候我们道场叫花园精舍,还很多同学在骂,又不是卖花的,叫花园,我们就叫花园精舍。那个时候最初成立的就是地藏学会。
那个时候叫华严地藏学会,是以地藏经做基础,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同修来了,他说纽约有个拜地藏的老和尚回来,要不要请他来跟我们讲讲地藏经?我说好啊,就请他来,也就这一会,我赶着出家了。这个出家的因缘是地藏菩萨促成的。
当时我要出家他还反对,我跟他提了三次,他拒绝了三次,结果回家的时候,他一睡觉,地藏菩萨就跟他讲说,这个人要出家,你要收他做徒弟,我是这样子心不甘情不愿的收我做徒弟。要不是地藏菩萨临门一脚,我还进不去。是这样子,就开始了。
出家以后我请老和尚讲华严经,他说他发不起心,他不讲。他不讲,我们要讲。那一年我们开始讲华严经,那华严经的因缘从此迈向康庄大道。这二十几年了,我们都在这地方,为什么都在这里?这也是地藏菩萨的原因。
因为当时我们有地藏学会,我们就已经在讲地藏经了,所以我们就请老和尚来讲地藏经,出家以后,我当然也讲地藏经。还没讲完总要讲到完,后来你们会发现,我经本几乎都没有讲完,没有办法讲。这个是我们的传承所造成的,因为没讲完的下辈子要再来讲。当时就讲,第二年他老人家回来,刚从美国回来,就开始有是非了。第三年,他再回来,是非就更大了。是非是什么?“师父叫梦参,弟子叫继梦,继梦其实是老和尚取的,不是我取的,然后又讲地藏经,所以继梦是靠着梦参在吃饭的。”我们同修们就问说,有没有这回事?我说摆在眼前就这么一回事,你要这样讲,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我们就决定不讲地藏经,也不用继梦,就叫海云。
第四年他回来,那是非更大。用继梦讲地藏经叫做靠梦参吃法,现在不用继梦也不讲地藏经,他叫做背叛。就叫背叛了,那怎么办?用继梦叫做靠梦参吃饭,不用继梦叫做背叛梦参。那你说怎么办?所以我们就挂名“海云继梦”那没事吧,你要背叛也没背叛,你叫靠梦参吃饭,也没靠梦参吃饭,海云在上面,继梦在下面。地藏经就不讲了,免得又挂上是非,原因是这样。
老和尚常常邀我要上九华山,朝地藏,他同学在那里,仁德老和尚。我说不去,他说峨眉,我也不去。朝四大名山我都不去。我们就一直吵架。他要去印度朝八大圣地,我也不去。他说你哪像佛教徒啊?四大名山也不去,八大圣地也不去,那要做什么?我说不去就不去。一直到他九十岁以后,回到五台山住下来,我就上山去看他。
看了几年了,应该是九十三岁那一年,他就一直跟我讲,要讲地藏经,我是心里嘀咕没跟他讲,讲到地藏经我就气。九十四岁那一年,他很恳切的要求,他说“你师公弘一大师就是讲地藏经跟华严经,他没讲华严经,他只讲普贤行愿品,我呢,讲地藏经,讲华严经”,因为那时候他在五台山讲华严经,“那我希望你把这个家风传下去,讲地藏经,给众生方便,讲华严经是你的本质,那你讲华严经已经讲的不错了,地藏经兼着讲,就把他佩在身上的那个地藏菩萨拿给我,这个给你带着,你带着他讲地藏经”。我实在很讨厌带着那些有的没的,他就帮我带上去,我就只好带着。带着那就要讲经了,讲地藏经了,所以回来我们就开始印这些有关地藏法门的经典。
那也从那一年开始我们讲地藏经。这个是家风的传承。今年本来占察经我们也是讲过了,在我刚出家那几年是讲过了,因为跟地藏菩萨吵架,这媒人做不好,所以我就没再讲。但是今年我们叫地藏年,同修们也期望占察法门能够推广出来,所以我们就想,怎么样计划把这个法门给推动。因为占察法门是我剃度以后,我跟老和尚说,你专弘这个法门,在台湾会很兴盛,末法时代会很好。后来其实是得盛名之累,梦参这名字太大,所以他在弘扬法门上面也模糊了焦点。
这个法门其实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在推动,但事实上并没有推动起来,占察轮也做的太大。不是弘一大师当年的版本。那无所谓。今天我们要推动这个法门,我们就一切如法,所以在如法的过程里,我们在设计占察轮,还有占察轮使用法,负责推动的师父是众广法师,他发愿要弘扬这个法门,**师姐也愿意专修这个法门,有几个同修发愿要加入,你们都找众广法师报道。
那么要想带动这个法门,不是你这样发愿就好,他们要连续结界,诵经,念佛拜忏,然后这一个占察轮的使用方法每天最少要十遍以上。众广法师还要21遍。每次占完就要做记录。因为这里头有一个诀窍,那个诀窍不是手上掷轮子的诀窍,而是你心理上,心念动的那个要领。那动那个心念的要领是什么?你只有在那里一再的演练才有可能。那用讲的没用。你要能够做到你的心念如何启动,如何运作,那个法门才叫做成功,这个部分在经典里是没办法讲。 只有你自己下去推动。
你为了要带动大家,为了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万无一失,这个精进是需要的。那么一次结界53天,最少要十次,你没有这种深厚的基础,你这个法门一定拿捏不好。所以这个法门是很好用,而且也非常的伶俐,可是为什么都没人做啊?因为你基础打不好。
越好的法门,他所要的基础功夫绝对是越深厚,所以你发小愿是没办法,这个法门谁会用啊?你要推动我告诉你,不出三年,电脑软体程式一定会生出来,你在电脑就可占察了,那跟算命的命盘一样,你这电脑一按,通通可以了,就是年月日时间输进去,都跑出来,你也看懂,有用吗?没用。
占察轮要的是心,不是那个程式。那程式189个通通写在上面,你怎么会看不出来,绝对可以看。但是我们这些同修们急着要成就的人,就犯了一个最大的毛病,老是要买便宜货。师父你说,我都快死了,要不要赶快教我?你教我来弄就好。教你很简单“南无地藏王菩萨”每天念两万声。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死好了。“你告诉我,每天念三声我就可以解脱了”。如果知道我自己还不懂得要去解脱啊,还要教你念三声。(台语:15:44),念三声就解脱啊?没有便宜的,没有白吃的午餐,你既然发愿你就要下功夫。这个是你自己的部分,他这个法门还要度众生,你要想办法度十万个为单位,你要度几个单位再讲。十万个人,十万个不是三大阿僧祈劫度十万个,(如果那样还不如不要发愿)那等于没发愿。看是三年五年之内要达到十万个人,那你要去想办法。你说如果那样我就跟地藏王菩萨讲就好了。(台语:16:31)。那是地藏王菩萨度众生,不是你度众生,你要度众生是你要去想办法。
你说这哪有可能,既然哪有可能,那你发什么愿?发的愿就是你做不到,你要去做的愿,那个做不到的愿你做到了,那才叫做发大愿。你都做那个,我度我一个,我一个倒霉的徒弟,那这样两个就好,这个不叫渡众生。你用什么办法去度众生,把这整个制度给架构起来。那才是你要做的事。
很多人啊,还没有老就想要享受,(台语:17:23),我看人家退休金都多少,我现在就应该要退休了。你要知道人家退休金多少是因为人家工作多少年,然后才有退休金。那你呢,还没工作就想要退休金啊?那叫腐败,这种人要有机会给他当官,肯定百分之一万会贪污。因为他不想付出,不想付出就想要获得,他一定贪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你今天要发愿,是纯然的绝对的付出。你说我这样做还没有成果,那可以,你再跟菩萨讲。菩萨说你这条咸(马)面鱼该翻身了,那个方法是没用的,变不通啊。(台语:18:21),他就会帮你翻身,所以你都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绝对的付出有绝对的成就,你不付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有的也是假象,恐怕是灾难。
我只能这样跟各位讲。我个人在整个修学的路途上,我只能(够跟你讲)这样跟各位讲,我从不想任何回报,所以很多同修说“师父你怎么不懂得那样?”我说我要哪样?(台语:18:59).你就讲好听的话,我说你不死我要去死啊。我才不死呢。修学人有修学人的骨气,做我们该做的。我师父常常问我说“你有没有做梦?”我说没有啊,他说“叫你继梦,你怎么不做梦?”。我说你要继梦是希望我做梦没错,可是因为我不做梦才要我继续做梦,因为我还不会做梦你怎么办?都是他在梦的我的事,一个鸡婆(表示爱管闲事)一个懒惰,(台语:19:35),他晚上拼命做梦梦我的事情,我从来不做梦,我也懒得去做梦。这没有办法。我不会去求那些,我也不管那些。
做我们该做的事,然后我会要求自己,今天做的要比昨天多,这也是业力,所以众弟子们反正老爸会做,师父会做,我们就睡饱一点,(台语:20:12)那你永远不能成就。这个是这个因缘提供给各位。
有关经典的因缘,我就不再讲了。因为这部经典他把他的因缘已经表述的很清楚。我们在经文进行的过程里,我再一步一步跟各位讲。这个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前因缘。今天大家有幸一起来听,来研究来深入来奉行占察法门,那有这样的一个背景,而且就在这个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开始。
当然这个时间是同修们安排的,希望这一会,这个过年我们把这部经讲一遍,这也只能略讲,因为很多深奥的法义,我们在其他地方都讲过了,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跟各位谈的这个部分是针对末法时代众生,他所需要的根器来讲的。
今天要跟各位谈的第一个问题是,这部经的请法者叫做坚净信菩萨。坚,坚固的,坚净信菩萨。因为是这个因缘我必须先跟各位讲。大乘经典的第一个特色,有没有坚净信菩萨这个人?先问你这一句。你说有,要不然经典怎么记载?那这个有是具象凡夫,具象凡夫叫什么?标准凡夫的定义,确实有这个人,因为佛经是佛说的,绝对是真的,标准凡夫的定义。
你要是一个大乘行者的根器,那你要知道,这个菩萨这两个字,是指你生命中的因素,他既然是你生命中的因素,那这个因素叫做坚净信。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这个生命因素,现在你要奉行这个法门,那你必须把这个生命因素给激发出来。你能够很坚定的清净的,没杂染的这种信心吗?你要把这种信心给激发出来。那现在你要来奉行这个法门,我们是假设你具备这个信心,这是什么意思啊?第一个,尽行寿奉行这个法门,坚固坚定,你就不能犹豫,不能变换车道,你要下高速公路这麻烦了,这是一条高速公路。不是说百分之百不能变,但至少你不能轻易地去改变。你说我试试看,我修修看,就懵修了,懵修菩萨,试试看菩萨,这个叫不坚固菩萨。没有坚定,没有坚固,这个法门你弄清楚。
第二个要跟各位谈的,信这个字,不难,做得到不容易。而我们修行人讲的是知道的不算,做到才算,你要怎么做到信?信不是终极目标,信是个起步。信足,具足了信,一定生亲,一定有亲,亲人的亲是来自于信。所以你常会发现有人这样讲,我们两人的关系比兄弟还亲。可见你们两个人的信是超过了兄弟的关系。这个信具足才有亲,亲具足才有爱,大爱的爱,还不是小爱,是无私奉献的爱。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所以那个爱不是随便写的。现在人写简体字的爱是没有心的爱,所以天下会大乱,因为都假爱,不是真爱,真爱一定有心。而且以心为主,你去留意看看。
要怎么样才能具备这个信?他前面有一个东西叫做诚,诚心诚意才叫做信,你有诚(心)信有诚意吗?所以问题在这里了。我要信啊,为什么要信?不信行吗?那个信叫什么?那叫骗人的信,没办法啦,(台语:27:7)没办法了,我只好信了,那个不叫信,那个风暴一过你根本就不信,你哪有信啊?你那不得已的信不叫信。所以真正的信是来自于诚。诚是不被逼迫的。他不被逼迫,那你这个诚你怎么养成呢?你怎么培养你的这种诚心诚意呢?来自于你的认知。你认识到你才有可能诚意,两个人认识要做朋友,你一定要诚心诚意,你一定不会随便好了好了。很多人在办公室跟同事相处,也是好了好了,因为那个某种关系在一起,大家打招呼了, 应付应付了。
其实他隐藏着很多东西,你无法穿透,那就是你不认识,不认识没有什么诚可言,他只是表面的,好像连接起来很坚固,公司的同事就是这样,因为你必须照这样做,所以里面有很多规章不能违反职业道德职业伦理,那个都有公诉罪的(台语),他那个架起来,跟你里面的,其实你不知道谁是谁啊,老板也不认识员工怎么样子,会作弊啊怎么样,把商业机密出售啊,贩卖啊,这些背叛的情况。公司里头很多人做违法的事,他没有办法。因为彼此不相知,因为你不相认识。既然不相认识,你就没有相互的诚意可言,既然没有相互的诚意,你不可能彼此具有相互的信心。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公司里头很多同事离开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因为他们没有相互往来的任何基础,彼此不认识,彼此也没有诚意,更没有信没有亲,那怎么会来往呢?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今天你进入道场里,你会发现为什么道场的是非特别多?因为彼此互相认识,认识以后,生命中的缺点全部出来了。我跟各位讲,你在任何单位里头的工作都像吃火锅一样,都是假的,都强强滚,因为彼此相处不要太难过,所以都是装傻装相,像火锅一样很热。在道场里也很热,也是强强滚,是地狱里头那一锅,因为你是把你生命深层的东西全部曝露出来,掏肝掏肺在地狱的油锅里头猛炸,但是你要弄清楚,那是你彼此相互了解的时候,在其他地方,这些东西他是不显露的,在道场里,你人性会流露出来,流露出来彼此要看清楚,这是修行的好地方,假如你在这里面还要再掩饰再隐瞒,你会继续扭曲。在这里你会把他展现出来,你会舒展开来,那些杂质恶质,他是可以删掉的,那是真忏悔。
因为你有了认识,你才有可能彼此真诚。你不认识,你怎么有可能真诚呢?可是社会教你的是隐瞒,好来好去就好了,海海人生会过就好,(台语;31:55)那都是假的,你哪个人能够真诚相待啊?每一个名人往生的时候,你去看看,那告别式现场多么的辉煌,这一幕过后,送行的那一群人,包括跟他的家人,就老死不相往来了,那个送行是什么意思?是假的,不去不行,当然有的人说“哎呀,最后一程了”其实是死人有给你一些恩惠,是这样而已,因为不去你又良知不安,良心不安,所以那就去了。刚好画上句号,那一笔烂帐到此一笔勾销,你欠我的我欠你的都结束了,那不是真诚的。那是一种无奈。不管对亡者对送行的人,都是无奈,总是我们到此结束了。都是这种状况。
所以人要怎么真诚?你一定要去,彼此之间都有缺点,不要拿这个缺点再来伤害对方。所以才告诉你,要聆听,欣赏接纳,是从这个地方来的,所以你从这个地方看到这一层,真诚的话,你就会珍惜彼此的相处,会尊重彼此的存在,会包容彼此的不同。所以这个六字大明咒,有两层意义,聆听,欣赏,接纳,这是第一层,珍惜尊重包容是第二层。你能够聆听欣赏接纳,你就会从认知到诚心诚意这个阶段,从诚心诚意到信的阶段,就要相互的珍惜,尊重跟包容。一个人具备了信以后,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你才有可能真正的修行。而这个信就是坚净信。因为你马上会由信转向亲,转向爱,只有转向爱的时候,你的菩萨大愿,大悲之行才有可能展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
所以你真的修行吗?你行菩萨道吗?根本不可能。因为你对佛法不了解,对众生不了解。那不了解你哪有诚心,你只是在社会上混,在佛教圈子混,然后美其名“我行菩萨道”,哪有,你对人,人性的这种诚与信都没有,你哪有可能行菩萨道?这三个字,坚净信,我把这里分五个阶段,认知,诚,信,亲,爱,这个信是中间的位置,你必须前面两个阶段具备了以后,才有这个坚净信。有了坚净信,修这个法门,你会有亲,你没有亲,如何去爱啊?所以佛视一切众生,每一个众生都像他的独生子,而且是所有的众生,是因为他有这个信,他把这个信充分的百分之百的具足,所以每一个众生都像他的儿子一样,他可以给予大爱。那我们视众生为对立的时候,你的信怎么会具备呢?因为你没有亲啊,所以你具足信以后,一切众生对你来讲是亲,亲你才能给爱,这是一个前提性的认知。
你进佛门中来,“我要解脱”很多人说要解脱,不可能解脱,他怎么解脱呢?那么他把解脱当什么?当商品啊?“我给你一百万,你给我解脱”。是吗?那一个字五十万,两个字就一百万了。解脱是这样吗?“师父你教我怎么解脱”。我教你怎么解脱。你生命中具不具备有解脱的因素,这些都是。
行菩萨道,这个理念是绝对的,另外,给你提到解脱。解脱是另外一个情形,他是纯自利没有错,纯自利有另外一个走法。很简单,要解脱真的很简单,你能不能真正的认真工作?就这么一个认真两个字。你在工作中,是不是从高峰,高标准通过,也就是第一通过?而不是低标通过?你要是在这个世界上都老是能过就好,考大学也考过了,为什么考过?刚好,最后一名通过了。人家说320分-280分,你刚刚281分通过,是啊,你也考上了,但是281分是没用。是你可以得到大学毕业的文凭没有错,因为你考上了,混四年,给你玩四年你就得到毕业证书了,有用吗?出了社会他是很痛苦的。那你假如那四年都是拼第一走的,绝对不一样。
当然有些人是吃饱没事有福报,就硬是读到第一名都一百分通过的,结果还是书呆子,那是另当别论。我是讲的一种生命态度。你能吗?能够高标通过的人,他要解脱才有可能。因为这种认真工作的人,他懂得认真生活,在生活中他也很认真。怎么认真生活你知道吗?你有吃过阳春面吗?就在台湾吃阳春面还是吃签面,不吃的人就夭寿,**(台语:40:45)。你在吃面的时候有没有试着跟老板时候,不要给我加油葱,有没有试过?你要去跟他说你不要给我加油葱我试吃看看,同样钱给你啊,你自己在家里做你自己试试看,原来这些这些都要加,我说这个不要加,试试看还是要加不加不能吃,对不对,你要去尝试。哦,缺油葱是有够难吃,奇怪我是在吃面还是在吃油葱,你去留意看看。不要加味素吃吃看,不要加盐吃吃看,好吃不好吃,反正你跟老板两个人,一对一单挑,不够再加一勺。(加)搞到你满意,他也不加钱,你也不扣钱。
不是他好吃不好吃你了解而已,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你跟老板绝对是最好的朋友,这个就赚了。因为他认识你这个怪人,所以当你再过去的时候,他说加葱还是不加?(台语:42:21)。告诉你会做这种尝试的人就是修行人,你再吃一百碗,一万碗,百万碗,还是同一个味道。所以我说stack咖啡实在有够难喝,你一定听不懂,因为你从第一杯到第一百万杯同是那个口味,最标准的口味。为什么你小咖啡店的咖啡会好喝?因为每一杯都不一样,我跟你讲,高雄有一个非常夭寿的咖啡店老板很有名的,人家也带我去了,那老板就有一种神通,每一个人的咖啡,要喝什么咖啡他都知道,所以你不要跟他讲你要什么咖啡,他就会泡你喜欢的咖啡给你喝。
我去了两次,带我去的同修就问了,怎么样,咖啡好吧?我说好,这么好的咖啡怎么不好?他说老板最厉害的,你喜欢喝什么咖啡他都知道,我说你喜欢喝的他也知道。那老板有个特色,不讲话,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要什么咖啡他都知道,因为他只有一个咖啡。他厉害就在这里,每一杯都是现泡的,但是只有一种咖啡,他不像天下的笨蛋那样子,一次弄好多杯,他不,他一杯一杯泡,但是每一个人的咖啡呢,咖啡杯绝对不一样。因为咖啡杯不同,所以你就以为咖啡不同,咖啡没有变。咖啡只有一种。所以他的店叫咖啡店。怪人很多,老板也怪,你怎么讲。
有一个卖牛肉的说,本店无招牌,技巧心中来,垂涎三尺多。他是真的厉害,他都给你弄,东西是最好的,他没技巧。他也同样,任何人来都四百块,就这样。越好的东西,他的经营是越简单,被迷惑了,但是,今天你都弄颠倒了。因为他懂得人性。掌握到人性,每个人都只有喝一杯。尤其现代人特别搞怪,叫做伪仙,我们以前喝一杯好喝,大家都喝,就那一杯,现在我喝这一杯你就不能喝,为什么?因为不卫生,会有传染病。谁有传染病?谁也没传染病,喝一口就会有传染病。他知道你绝对不会喝别人杯中的咖啡,所以,我们二十几个人去,二十几杯其实同一种咖啡,但是他用二十几种不同的咖啡杯给你,大家都说很好喝,因为他就只有那一种,因为好喝的咖啡,还有什么不同。他这个人赚到什么了?不要那么啰嗦,一单子问你要哪一种咖啡,他都不问,几个人?三个人他就泡三杯。然后你一喝,好喝,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喝?因为他只要做一杯好喝的咖啡就好,因为他通达人性。
今天你在这社会上活的快乐很重要,你必须通达人性,否则你根本就不会快乐。今天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完全毁灭型的制度,他是砍断了人与人之间,人际,人性相互沟通的那个联系关系,所以你不但不了解别人,你也不了解自己,因为你的人性没有流通。各位学佛先从这里,把基础架构好。今天大年初一,你来了,红包已经给你了。
理论是简单,我们也可以跟各位做明白的交代,但是重点是要你去做。你要懂得怎么做到,通达人性非常重要。这个是从经典的缘起上面来讲,他是你的生命因素。因为我们现代的人是不信,疑,像狐狸一样多疑。现代人不宜叫狐疑,怀疑,像狐狸一样叫狐疑,现在应该要叫做鼠疑,老鼠的那种怀疑。老鼠怎么怀疑你知道吗?狐狸是爬起来四只脚,那尾巴会摇,头也会拽,那种怀疑,所以我们叫狐疑。其实老鼠是怎么?狐狸是这样子,同时尾巴马上收起来保护自己。你知道老鼠怎么怀疑?他一直动,你今天的心里就是这样。
尤其对修行这种东西,很奇怪,你迷信着流行,什么都愿意付出,对于修行这件事情叫你付出,你真的是百般计较。这我真的跟你讲,只有养成那一种认真工作认真修行习惯的人,他才有可能解脱,你假如不能够认真工作,不能认真生活的人,要想解脱是绝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两条线。认知产生诚心,产生信心,产生亲,亲有一点人情味的那种感觉出来,你才有可能行菩萨道。所以这两条线是不矛盾的,在这个同时,你又具有那种认真工作跟认真生活的性格,你就具备有解脱的基因,你才能够认真学习,认真修行。因为你缺少认真的因素,你根本不可能认真修行。所以你也自己想,我要赶快解脱。第一个解脱是什么你不管,如何解脱你不管,解脱是什么,师父你知道就好,我红包里包两百块,一百块是你知道,一百块是你教我如何解脱。你的解脱只值这两百块。你怎么解脱呢?赚了一大堆钱都去花了,买房子了,干什么了,我要解脱所以我要买房子,买房子我弄个佛堂,弄个佛堂是我要解脱用的。现在师父两百块,你告诉我怎么解脱。有够夭寿。你弄反了。
所以你要知道这两条线,菩萨道一定要认知,然后全然的产生信心,诚心诚意的付出,你对这个法,对人性,你才能够充分了解,也因为这样,你跟人才会产生亲,因为亲,你才能够散发出爱的氛围出来,那才叫做菩萨道。
声闻道你要解脱的,一定对工作有一种执着,你会去创造业绩,创造你最高峰的那种成绩。所以我常讲推销员是最好的修行人,运动员是最好的修行人,艺术家是最好的修行人,其他当然也有。但你是不是这样的修行人呢?走在高峰上,自己的生命充分发挥出来。不是,你想要留着留着,这些是要做什么用,会有留一手的人,告诉你,绝对是政客那一型,他绝对不是修行人,修行人是不留一手,像你现在要来参加,我们叫Moksha,解脱道修行的人,那很简单,放下一切身心世界,在这里做拣择。很多人来,我们这里来出家的都很厉害,把他家里的通通处理好都分配给太太孩子,来到师父这里,“师父我要出家,我要解脱,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师父就有够衰,两千块红包包来,剃头两千块真好赚对不对,(台语:53:49),剃个头就两千块,那一天那个谁讲,你要去受戒,师父就要包两万去,这种没办法修行。
放下是指,我把所有的都捐给道场,我全部放下,其他怎么规定我怎么做,这个才叫放下,你就(只)全部都放在外面自己空空进来,等一下要回去时又把自行车搬回去(台语:54:22),那个都业障,你没有办法认真,你是认真自私,不是认真在这里做奉献,这样的人去跟人家讲佛法说你要奉献,你要供养,你想你这种人讲得话谁还会听?不会听啦。(台语:54:48)因为他缺少魅力,他的本质里已经有一种排他,这是不可能的。绝不可能。所以我跟各位讲,那个认真里头,你要认真把握方向,认真做好人,不是认真做坏人。认真工作,然后你认真生活,在认真中,你会跟人家分享。假如你不能跟人家分享的认真生活,那是错误的,那一定是魔王。这是一个关键,所以这两条路线,一个菩萨道那五个阶段,信为基础。一个是自己要认真,所以,所有发愿承揽这一个法门的人,一定要认真修行,从这个地方看。然后你要行菩萨道,所以才有坚净信的问题,这个是很清楚了,所以你发愿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我要认真,一方面我要坚净信,从这个地方来完成这一个任务。玄谈我就简单跟各位谈到这里。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