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6:31】
刚才提到佛教走出印度以后,必须要有的几个状况。
这些状况在南传佛教里也有。
部派佛教,它通常偏重于微观的佛法,解脱的部分,对于经营部分,在旧有的文化系统里就不是很在意。
来到南传,它没有特别足以对抗的文化体系,因此整个移过来就可以了,对社会推动并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藏传佛教也发生同样情况,宗的传承,是都不可免的。只要你走出来,就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系统,去维系。
宗的维系,从佛教的立场看,它好象是道场经营,事实上它是一个小王国,有几个不涉及。它不涉及政治,但是他有管理。他不涉及外交,但是它要经营。它不涉及国防武力,但是它也一样需要管理,他在弘法上面不遗余力。佛教不需要武力,也可以经营很好。
经营系统里,它有很多种状况。
亲教师,校长。谦虚。
传承,分有四个部分,四个系统。
(一)无尽藏灯,每一代里只有一个。
贤首国师创教以后,到我们现在是第四十二代。将来这个还要带回大陆去,在神州大地让它发扬光大。
(二)枝叶光茂。每一代只传一个,根只有一个,可以树枝有很多。
男众。分支出去,以比丘为主,在大华严寺以外成立的,它有一些条件,与无尽灯藏条件一样,只是它不在我们这个系统主干里面。另外发展,但是他还是承担贤首宗的使命感,把组织给予扩大。第二棵树出来了。它负担着宗门的兴盛、发展、开拓、教化以及修学,不管是禅观、义学的发展与开拓,因为重点是在这里。戒律就是这个组织的形态,可以有自己的组织方式,因为戒律本身就有开有遮,是有为法。
四个原则,襄辅国政,要完全合法。安定社会。教化人心。净化心灵。不欺骗众生,不伤害众生,不给众生迷信。
禅观是必然要进行的,义学可以去发展。这是主要的一个工作。要接,很显然,要写作,要讲经。
(三)含晖发焰。第三个系统。
女众的系统,条件与上一样,也可以自力自主。但不能象无尽灯藏、枝叶光茂一样传衣钵。
传香火,可以吧。
男女两路并进。
(四)分支布影。
他来接法,就传法,不传衣钵。
条件没上面三个严格。贤首宗第几代,只有法卷,象征性的,俗谛的价值。
要弘华严的法。道场里要有几个系统,华严三圣系统,十方佛系统,三世佛系统,三大士系统。
体上接什么法,相上怎么布置就出来了,怎么修法。
最懒一个星期共修。在贤首宗前提之下,至少总本山是要给你依靠的,对你的法有个指导。
义学上有著作,从写的也可以。讲的也行。
你只要定位就好,法界的因缘会围绕着你,它自然就会过来。
没有名字,资料不足,就是“分支布影”部分,断处,给祖师留个面子。
怀一,大龙菩萨。
宝山,龙树菩萨。传无尽藏灯。传千华衣给下面。有祖庭,传承就没有断。宗的传承有基地,东西都在。
我们也是从无尽藏灯传下来。
这是宗的经营的一个大方向。无常在运作,从长远历史看,它还是不中断。祖庭那么重要,它有复兴的时候。但你都没有没办法。它硬体与软体两方面相配合的。
接的法,就是祖师,你就要有这个业力,要去承担。你要承担,它就变愿力,不叫业力。愿力是菩萨事业,都是积功累德的。你要想当凡夫,就是业力。你要接这个法,硬体要如何做,软体要如何做,绝对忙,会把你忙死了。
菩萨道是整个的制度,软硬体要规划好。古大德,地宫资料都有。
(四)“分支布影”是必然会有的,因为社会已发展到这个时候。
几个标准。
在国外弘法,这个组织是需要的。我十几年在海外弘法经验,一个人讲经没有用,效果不大。刚出家的可以去。
一个完整的基地才重要。
以出家众来讲,以剃度的法名(释迦牟尼佛给的)终生受用,这是每一个道场都会互相尊重的,要不要改你自己决定。
(一)以“无尽藏灯”为主,华严座主,贤首宗总本山。
个人期许自己,你要如何,这个定位很重要。
(四)“分支布影”,通常偏向于个人,从专长来,从义学下手比较多,个人的成就为一个特色。从禅观也可以,专家的气质。
(二、三)你假如以一个僧团为一个特色,你很快就会在“枝叶光茂、含晖发焰”这两个当中决择,在这里面,他一定带有某一种领袖的气质,会特别强,才会构成一个团体。
(一)“无尽藏灯”里要求三个东西。体、相、用三部分要具足。
1、本体的标准。①禅观、②义学、③戒律。你要当祖师,最少要85分以上,三个都要有。
从行者的立场看,④你的功夫要够,⑤正知见,见地要正确,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抄袭的没用。行愿。这六个条件,构成一个本体,看看你这个行者本身的素质够不够?
2、在相上,你是代表,也是无上的荣耀。
千华衣代表祖师;无尽藏灯、枝叶光茂也代表祖师。这条线要正历史记载的,不是传说。
含晖发焰女众法卷有,香果传,不传衣钵。
3、用上。绍继祖位。这一宗兴衰成败要负责。
“无尽藏灯、枝叶光茂”一生只有一次,接了一个,不用再接另外一个。
有兼任法席。
我们叫贤首兼慈恩宗。不知兼弘,还是兼传。
传承制度我们就这样保留着,不作任何的改变,这叫立足于传统,展望未来,我们要开启新时代的佛教传承,重点在它的价值与意义。宗的传随重视的整体团体精神,非常重要。
佛陀的真理是一致的,真理是不开的。文化不同。无论如何,微观的佛法,一定是在宏观的佛法里头的核心。微观佛法不存在的时候,佛法就不存在了。你是佛教的信徒没有解脱证、涅盘的DNA,你剩下的是佛陀的叛徒。
五教就讲到这里。
下一次要讲的时候,是从三观的正行来讲。这里六宗,其实是补充五教的精神价值,这以后有机会,再作补充。
宗教,就是这五教六宗,从这里取名的,这个词能出来,与华严有绝对的关系。此亦二种,一者、回心,即前教内,定不定者;二者、直往,现来圆教,有如是者。
20120708——0828,圆明学习。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