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4:04】
把长行文变成表格,不是大脑,那是一种发现,你常常读的时候,你会有感觉,这里面好象东西都一样。怎么把它排起来,这是一个要领。排起来去看,就变成距阵了。在距阵里你去找到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叫方程式,你就解开了。数学就这么简单,它是一种修行。你一定要解决眼前的困难。
这叫经教法门,这一法很好用。
这个世界普适价值观——经济成长是恶魔,是错误的,但没有人看得到,因这世界太复杂了。
要成长的不是经济,要成长的是幸福。幸福不成长,钱多有用吗。
这里提出来谈。
(一)第一个,真修行,相似修行,也算修行,不算修行(斋教,吃素,民间信仰的,修人天的)。
【基础行法】圣解脱道,微观佛法,特别强调出离的那个部分,尤其是技术面,表格里都没讲到。这里不是没讲,那是一个前提,你要记得,你假如没有那个,你根本不可能解脱。
不要瞧不起小乘,它一定要有的,必备条件。
基本数息观,你一定要有。数息法里头界分别观一定要有。没有界分别观,这里头全部没办法修。而界分别观是在你三法文化进行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了。你在数息法时,首先要问自己,我这样数对吗?怎么样数才对?一到十一定有困难,一定有挫折,你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那个困难挫折?在禅法训练中,这是很重要的。
你一定要交代,我一到十的时候。你记得这个模式,一到十,我一个小时,大约数多少?一到十能数得很清楚,一个小时而不断而不走掉,你的生命能量是很高的,这基本它是HATHA YOGA,哈达瑜伽,一支香数好不中断,基本上你的体能要培养起来。
【增加生命能量】体能要怎么培养?当然哈达瑜伽直接就教你,包括体位法。你用别的方法也可以。
为什么体能上不去?人生没兴趣,活着没意义,给人家拖着走,不知道干什么好,不知道要哪一个。什么都没看到,生命质量非常低,昏沈。
另一种人,一进来,什么都不看,其他都没看到,我就要那一个,这叫掉举。两个极端。
要培养你人生活着的兴趣。在三宝门中培养你的兴趣,念佛,密法,诵经,不要培养外面的兴趣,看电影什么的。你能这样,基础功课才能进行。这些正法行,你要有一个,你自己创造一个正法行,也可以,比如经书拿起来,我不用读的,我用点的,一个字一个字点,把它点完,心不会跑掉。问题是不要离开三宝,不要离开道场。
产生困难,你想办法去解决困难,那就是修行。
数息,以这个为标准,技术面你先解决;然后,再把四念处的界分别观带进去。这两个一定要进行。界分别观训练你的工程面,你才有办法去感受三法印的生命现象。否则你不会有法身的,被无明盖住了。现在你直接从这个地方,三法印,从苦空无常无我这边开始。不净观、苦空观、无常观、无我观这几个开始进行,一直进行;然后,培养去感受那种三法印的生命现象。
当你置心一处的最重要的标准到达以后,界分别观你有了,然后尘境一现前,你马上就进入萨婆若海。
这个地方讲的,就是那个尘境现前,因为你是哪一种人遇到哪一种法,这种法尘会出现,你那观念一起来,你马上就进去了,这个时候,它远远超过你阿罗汉。
这个地方很重要的就是那生命能量。法,是很简单的,不难,但基本架构没有,不行。
这基础的行法,你一定要有。没有的话,这里头所有的行法,通通变成知识,就不是修行了。
贤首国师最大的特色,就是把魏晋南北朝那时候正史之音,都在玄谈,尤其谈到般若空性时太好谈了,不能解脱了生死。贤首国师特别推崇普贤菩萨的实践,关键就在这里,修行,实践。他修得非常好,在起三昧力的时候,这个作用非常地强烈。
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你在修行,基本工作,一定要做,一定要想办法克服种种困难。
(二)真正修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教三级九品】最严格讲是最下面的九个。终、顿、圆。刚好,初级、中级、高级。九品:初品下中上;中品下中上;上品下中上。基本行法的条件一定要很高,90分以上。成绩相当高。这部分师父没办法。
相似修法,基本行法标准,70分。有基本成绩。
也算修行部分,你才开始训练就可以了,基本成绩到认真而已。
【圆根人修圆法】假如你是圆教人,来修圆教法,不是现在就在第49区块里,你要从法界观、圆融观等走下来;法从欣厌观、谛缘观等看过来。
你现在不一定从这边修,法也不一定从这边看。你可以定位在第49格,你的心量要打开说,对欣厌观、谛缘观这些人,你要怎么接纳他?对法界观、圆融观等这些法,你要怎么不排斥它?
你们这些只是小乘、只是终教而已,假如当你这种态度,没有用,不是圆教人。
你是圆教人,他修终教,你怎么赞美他?你怎么去了解他在这个部分、这个领域他懂多少?然后,有没有你不懂的?你要以这种心境。
他修人天乘、小乘,你怎么接纳他?
一个问题,就是华藏工程。你有没有在讨论,在讨论的时候,知道他在修什么法?在哪个区块?甚至在讨论的时候,我知道他是什么根器的人?你怎么欣赏他?聆听、欣赏、接纳就好了。你有办法,怎么鼓励他再前进?怎么鼓励都可以,使他根器,或使他的法门扩大。在他的范围里促进他成长,往两边哪边成长都可以。
你假如没有这种心量,绝对不行。
你要是圆教人,绝对不能轻视任何众生,绝对不能轻视任何法门。换句话,所有的众生与我是一样的,所有的法门与我所学的是一样的,你不成佛,那才不可思议。
当你能够了解到,噢,难怪法法平等;啊,一切众生皆平等,它自然就呈现了。
你要不是这种人,你排他性会很强。你不是圆教人,听的不是圆教法,开始执著在36这个范围里的某一部分,有排他,法的排他,或对这个人讨厌,就不是圆教的行者。
圆教的行者,对人,人人平等。一切众生平等。最起码一切修行者平等。这个心态要有,工程面问题。
一切法平等,最起码修行的法,法法平等。
修行不难,难的是对法界里的状况不了解。
每一个人寻找法门时,都要找最优秀的法门,其实你就不对了。哪一法不好?我要找最好的师父?
你有一个正确的法就好了,正确的心态;然后一直前进。超越,超越,无尽地超越。要超越,迈向未知,不要怕。跌倒了,爬起来。有恐惧,还是惯性,修行不能成就。
二乘开始就冒险了,看你冒小险,冒大险。
一坐就睡觉了,生命能量不足,你会昏沉,这是你人生观与生命观不健全造成的。
从你的心境开始改,一定要培养兴趣,很重要。人生要有兴趣,你才有可能进行修行。毫无兴趣的人会逃避,在社会上混不下去才来。
我们是有兴趣的人,对了生死很有兴趣,对生命抱着很浓厚的热忱,所以才要修行。很高的生命能量,一定要从很高的兴趣中来培养。
我们一再讲。第一个,健全的人格性。
第二个,基础微观的解脱道。到置心一处总需要,没有要求你到四禅八定去。从置心一处,我们就叫你出三界了。这是基本的部分。
技术面与工程面的修行开始线(训练到置心一处、净识)具足以后,真正的指导是在单一尘境现前的时候,如何导入三法印的生命现象里?能捕捉得住,马上就出去了,那个时候,伟大的生命,不得了。你只要进去一次,你就知道了。但是,你没有基本条件,那伟大的生命是什么,你永远体会不到。
技术面平常去实修,去训练。谈工程面一踢就进去了。这很高级的,行法相当重要的地方。
(三)再来告诉你,其实这个法,也告诉你用功的方法。
按照这条斜线讲。
第一个,闻人天教,修诸戒善,起六行观。最钝根。
前提是憨憨的,都是乖儿子乖女儿,就这样做,做好事,有好报,不做坏事,什么时候报不知道。
这是最基本的六行观,他有个目标,但求世乐,不慕涅盘。他不知道什么叫涅盘。
一个是真涅盘;
一个是名字涅盘,大部分人。摆在眼前困难,不愿处理,这才麻烦。
很多外道,不知道涅盘是什么,是在追求涅盘。
第二个行法,若知谛缘是因缘生,心外实有,起我空观。
乐求涅盘乐,小涅盘。还是钝根,在磨。
已经把行法的大概状况讲出来了,上根器都一看就知道怎么修了。
第三个,若悟法相依八识有,作唯识观。
行法状况,大约出来了。
第四个,若悟真空无诸法相,起三空观。
空,无作,无相,三三昧。
成大乘空宗始教。比相始教高一级。
第五个,终教人修终教法。若悟藏心随缘不变,作唯心观。
行法也点出来了。
第六个,顿教人修顿教法,若了真性是无生性,作法性观。
离能、所取,如实而住。如实经验主义,“经验”靠福报,占2%,福报用尽,那风险出现,一辈子多灾多难。“如实”,是不靠经验的,每一件事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行讲实力。
如实不容易,回向实际,实际是什么?怎么回向?你只是熟悉这名字。
20120827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