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0:06】
始教。北部佛教的修法,从界分别观开始选向念佛观,就有像观三十二庄严,静态看单尊释迦牟尼佛。开始扩大,还是释迦佛,下生,入涅盘,荼毗,分舍利,相教传布,三法时期。你会发现大、小乘对八相成道不同,有一地方不一样,因为像观上不同,体验部分不一样。涉及修法的问题。夺舍法。乃至于扩大到生身观。
马鸣善于表达,文学化表达方法,譬喻师,即瑜伽师。佛教真正影响众生的不是理上的,是事上的,故事很重要。
二始教中,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又说诸法,一切皆空。△不说不空中道妙理。
而大乘在生身观里,趋向于法性多,而法相少;法性寓意表法的部分,所以它八相成道里所要选择的相与小乘里从法相上的寓意,要表达的相不一样。大乘偏向法性,小乘偏向法相,这是大小乘的差别,传统认为是大小乘的关系。应是南北部空宗与相宗的差别。
对他教辩义,有相宗法义与空宗法义。
总相如是。若别明者,开为二门。
△先且对他教辨异于中分二。初相宗法义,略举十门。
相宗讲十门,解有九门。
第一个,唯心中妄义。
始教以前是识性。唯心就是唯识,不是真性。
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槃因。
第八阿赖耶识,也是生灭的。三部分:眼耳鼻舌身意叫意识,另有第六意识,还有第七意识,第八阿赖耶识,与原来小乘教的不一样。
小乘教是眼识一直到意识。
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第六识。第六识叫意识,不是第六意识。意识相对的是单一法尘,只拣别法尘。
第六意识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有这三个功能。
第七意识就是运送,连接,让第六意识产生作用;第六意识加工全,第七把它送到阿赖耶里,这叫过程叫想。
第六意识分辩以后要储存,叫阿赖耶识,叫落印象。
第六意识是本体。第七意识是作用,一个媒介。阿赖耶识是相。
色,受,想,行,识转一圈叫五蕴识,大脑捕捉不到。
从阿赖耶识可以看到,由念变相,相变色,色就无明进入了,受,想,行,五蕴识,八识识,到概念,一直转出去,污染越厉害了,你会说孩子越聪明,识性越发达,脱离原来生命越远。
重点在第六、七识太进化,业障重。记忆体越小越好。
第二个,乘性中有三五义,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五性三乘,决定不同。
性,通常讲五性,总性。有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在这地方讲今生今世是不成佛的。
因为生命质的问题,生命本质决定不同。从终教来讲,没有不同,只是显现不一样。
第三个,真如中凝然义,
真如、五性三乘是心识里面的衍生义,旁出的专门课程。
△既所立识,唯业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
重点是讲业惑。识性因业惑而有,这个知见是正确的,正知见。识性用无明。
生住异灭里,相——第一念,介入了无明以后(A、无明介入以后,你的心念通通叫识,不是用根性)就叫色——第二念。色产生以后心识一碰就捕捉了,这叫受——第三念。然后经过想、行、识,五蕴识就成了(B、经过这绕一圈以后叫八识的识,意识的识。)。
为了破无明,就立真如,不许随缘,随缘就变成识了。
业惑说,真如说新的学门就出来了。
第四个,讲三性中离义。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个互不相摄,叫作离。
△依他起性,似有不无,非即无性;真空圆成,经说空义,但约所执。
始教提到三性,没有提到三无性。
△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说一分众生,决不成佛,名生界不减。
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决不成佛。生佛永别。终教没有这种主张。
△真俗二谛,迢然不同,非断非常,果生因灭。
真俗两个不相即,完全不同。
第七,四相中前后义。
△同时四相,灭表后无。
生住异灭图从这架构起来。灭,后面就没了。但因缘法不是,病苦老病死,重生,再轮回。
第八,断证中不即义。
△根本、后得,缘境断惑,义说双观,决定别照,以有为智,证无为理,义说不异,而实非一。
从禅观来。不一定打坐,不一定参禅,但参禅是最方便。
讲这个已经像观,三十二相庄严,在观理论。与禅修现场实践有关。
◆我真的在修行吗?自己对自己负责。禅修的人一定要写东西,把遇到的状况讲出来,我才能看与这些合不合。很认真、很仔细,自己心念怎么转变,怎么起作用,要能看得到。不会时,当下那一刹的心境怎么样?那声尘进来捕捉得住吗?这就是禅修。慢慢你就一直深入。
既然修行,一定要想办法进入修行“住”的领域,就要观你的念头了,念头在这地方产生。尘境一来如食物来起作用,你感觉到什么?那东西一接触,嗯,那是什么?不是那东西好吃,那就是觉性嘛,眼耳鼻舌身意都在里面,从界分别观进去,然后一直起来一直起来,来到扩大到这里,开始看相了,那个时候佛眼是什么,绀目澄清四大海。
第九,△既出世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
在这境界里,佛身是报身,是有为法,不同于圆满之报身。后来硬化分释迦是化身。
如是义类,广有众多,具如深密等经,瑜伽杂集等论。
◆带着疑情,到底怎么修?下辈子来就会修得很好。
A、师父叫修,到底是怎么修的?变成自己的疑情,疑情要守得住,它就指导着你,那是最殊胜的一个法,这个色身分段生死一结束,你就进入极乐世界了,绝对上品,在岸上,靠近在三个宫殿,有房子住,宫殿楼阁。中品的在岸上;下品的在莲华池里。
B、你如果要修圆融道,这一生结束,你可以往生所有的佛国土,所有净土里面都有楼阁给你住,一真法界的净土CLUB。带疑情,就是实修。201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