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9:01】
第十灌顶真佛子 成满最上第一法
第十灌顶住。
不怕做错,只怕不做。做错,看清楚,改过就对了,这样就进步。历练越多,成长越快。
做错,不承认错,理由一大堆,就麻烦了。
掩饰、逃避,都是心理不健全,本身有严重的扭曲。
灌顶意义。其实是没有形式的。
人活在文化意识形态里成份多,就需要灌顶的仪式。历史传承不可免,行者要超越它。
外面的宗教仪式太多了。偶像心理作用。心理寄托与安慰。
成满最上第一法,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住位已经能真实了知。
十信位以前,都可以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事实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人生止于至善的生命目标,实质的标的是什么,你绝对不知道。
经验,功夫,超越。修行不是能力,是他的本能,究竟的目标是什么,你要能够达到。十住位以上菩萨,止于至善目标是没达到没有错,他有这种能力,能如实了知。
设计师画图与你画不一样。比例,距离。你会不会读图?不会读,就不会做。虽然我没有经验,便是我知道要做多大。
标的看了以后,买材料来做,刚刚好,有没有这个能力?
十住位菩萨对于他人生的旅程就像这样子,能从这个地方,看这图就能知道完成目标怎么样,应怎样处理,很清楚。
心灵工程师,能生命前程如实了知。你能不能知道死后到哪里去,应该可以掌握到,下辈子要做什么,这辈子我的前提条件,这样做就好,我有个抱负,有个很大的愿,留下辈子再来做,能不能这样肯定?先把这辈子事做好。
这辈子,贪嗔痴慢疑,下辈子当阿毗跋致,吓死人,哪有这种佛法的?
绝对可以做得到,肯定这辈子比上辈子进步,下辈子一定比这辈子进步,这样才是真的阿毗跋致,你不会倒退的,不一定要等于极乐,已十不退了。不是自己想的。
各位能不能到达十住这样程度,无所谓,你就照这个方法,这就是一个法门。你要在菩提道上,这辈子修华严,看看这辈子有一个法没有人弘扬的,我下辈子再来弘扬这个法,这样肯定啊。这辈子把禅法弄好,下辈子来就把净土弄好,把观念扶正,这样一步一步来,一定非常殊胜。这辈子智正觉世间我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做,下辈子做?眷属世间我做了什么,还有哪些下辈子做?器世间我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做,下辈子我来做,很清楚。不可能堕落,你已上了大乘法船上面,已经开航了。
象经典讲的全方位的获得,倒未必,有的今天才来听的。但这个要领要有,每天都可以得到,现在就可以从这里开始接上去。
十方无数诸世界 悉能震动光普照。
作用只有一个,你记得很简单,饶益众生。各种不同的众生,你都给他一个利益,人生的觉醒,人生的觉醒,生命的觉醒。不是现在经济不好,给他赚大钱,给经济繁荣起来,与这部分无关,那是社会法。社会上发生什么事,无所谓,它是一种逼迫,一种无奈。
八宗溪事件。华严大学就训练这里,平常就要有,一步一步来。
事情来时,应变的能力到底够不够?
在人生中对于生命价值的觉醒,能够全方位用的是最好,不能够全方位来用,最少要从一部分来。
诸世界,就在生活中。你要怎样发挥作用,生命智慧让它发光发亮?
我们在这里不能学到全部,应能学到一部分,这一部分就可以让我们在这个世间所谓的分工合作发挥非常好的作用。
从社会的整个健全来讲,社会的各种性德全方位的加总起来,就是这个菩萨。我们是从这个地方学到部分去发挥作用,当你所学的愈多愈广的时候,那你的全方位就越具足。从这边来提醒自己。
住持往诣亦无余 清净庄严皆具足
开示众生无有数 观察知根悉能尽
住持,负责。
我们不一定每个单位都去,你的家先把它护好,这是根本的世界。
出家人以道场为根本世界。你的家就是你的佛土,你把它经营好。你把它经营成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是你的责任。你要把它经营成清净的极乐世界,那是你的佛土。你说家里人不好商量,要用你的智慧去慢慢来。
你工作上班的地方,工作的场合那是另外一个层面,也要把它圆满。
在我们环境里,一定要弄好。菩萨能圆满他的部分。我们圆满我们的部分就好,也要能清净庄严皆具足,我们是单一,或一个、二个。
对家里的人,工作范围的眷属们,你能不能这样开示?我们对周遭的人能不能了解?
以一个行者来讲,家人的根器、性向、能力,我们要能掌握好。如不能掌握,到道场里来发心要来当知客,让人家来跟你倒垃圾,你要很欢喜地接受,象焚化炉,很自然地你就能通达人性。当知客,只有一个条件,只能听,不能讲;绝对不能过嘴讲给别人听。众生倾诉他的苦水,你静静地听,然后你要消化掉,焚化掉,同时想办法安慰他;你会发现你在安慰的过程当中,常常会碰得一鼻子灰。这就是整个摸索阶段。
只要肯做,就有机会做错;我们只怕不做,不怕做错。做错就改,不推卸责任,这样就好。静静为众生服务,才能知道众生的根器。这个麻烦的又来了。你要都不麻烦的,你众生根器不能了解。你要能承担,这麻烦的给我,你成长就很快。
了解众生根,就是人性的问题。
发心调伏亦无边 咸令趣向大菩提
一切法界咸观察 十方国土皆往诣。
守住正念。
守住正念的人,对是非来,简单。他讲是非,就给他讲,他讲完了。一个结论,跟明心见性有关吗?跟出三界有关吗?没关。没关,就不要讲了。没关,我们打开,现在念珠拿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就开始了。看他下次再讲,再讲再一次。几次以后,人家看到你,南无阿弥陀佛来了。不要讲了。修行者的本色。
每一个人,不管出家还是在家,当把这样的风范展开的时候,极乐世界的境界很快就会兑现。我们道场没有是非的都呆得住。在是非窝里,你走不出来。平静心湖被搅翻了。
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法门。学佛懂得这要领。
其中身及身所作 神通变现难可测
三世佛土诸境界 乃至王子无能了。
结论。
身所作,是行为模式,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
修行人,你从语言模式下手,了解思维模式,那么思维模式与语言模式所表达出来的,最具体的就是行为模式。语言模式是口业,思维模式是意业,行为模式是身业。三业在这地方。
一个没有修行的人,没有什么模式,杂成无章,是非善恶分不清楚。
修行人有一定的模式,戒,律,头陀行,都是规范我们的。
佛所制的是戒;道场规距是律。戒有很多,随着环境因缘改变以后,它就改变了;那改变了,怎么准许呢,从律上面来看。如在印度的佛教徒不准耕田,犯戒;中国的佛教徒,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律会把戒给改了,戒律有开、遮、持、犯。律随着时间,它在改变,随着环境它在改变。它只是我们的一个象征。
北传佛教很特殊的,就是吃素。不吃素,虽是佛教徒,不是北传的。
你要修行,要超越这些象征,这些无所谓,这些扯不清。有些在行为上没有办法这样,你就用头陀行自己来规范,头陀行,自己可以定。十头陀行有它的标准,但你可以改,清凉国师就定了十条,完全不一样。你也可以定,规范行为。
比丘尼是要以比丘寺院听经、闻法、受戒。
身,讲威仪。
身所作,讲他的整个行为,就是讲他的规范。一般就讲八正道,包括身口意三业。
其身及身所作 神通变现难可测,这个就是不思议的境界了。
你先从因缘法上去看,注意看因缘法的变化与无常观。因缘观、无常观,自己要慢慢地去,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去经验,因缘的组合与变化中会有什么情况,你自己慢慢去看。比如自己想看电视,看自己有没有看电视的命?假如我有看电视的命,那我不会买,人家就会送来,你能不能等?我就等到人家送来;没有就算。你要能这样等待。你自然就会发现,人在摸彩的时候,波,电视就跑出来了。你买的时候,波,你就会后悔;你的后悔叫TV,因为你已经买了,就变成这样子。这是因缘,因缘法。
无常法,也是一样。在痛苦的时候,你注意看无常,痛苦也无常,很快会过去;快乐,快乐你看无常,快乐也是无常。你去注意看,几次以后,你就知道是什么。
你对于这两个法,两个其实是一个,你有了很深刻的验证、求证以后,你在佛法中的行为规范里头,他那个神通变现,你自己可以体会到。有人要谋杀你,你就让他杀。你不要逃,该死就是要死。你好好修行,你就会发现,修行下去,我就坐在这里诵经,我看有两三个人在外面,第二天被警察抓去,说要谋杀我,奇怪然后他说一直找不到我。那就对了。你自己没有信心,一面念佛,人家才一个影子,风吹树影你就说人家谋杀你。
你自己在实践修法中,你记得这个原则,人是什么都不能,他唯一能的就是修行。他透过修行,身及身所作,修行,神通变现难可测。你去注意看看,真的是这样。我身体痛得要死,上台就不痛了,不要两分钟,不痛了。
你自己要规范你自己,病会很难过,没有错,病你没有办法掌握,你透过修行,你可以超越它。不是你厉害,是龙天护法厉害,它会帮你处理这些,这叫神通变现。
你好好修行,透过身用身所作,身体、事业、家庭、幸福、子女,统统会改变,这叫难可测。你要是不修行,整天哀怨抱怨,没有用。
三世佛土诸境界,乃至王子无能了。
佛土,有染有净。染净,不是佛土,是众生的业。众生的业清净,佛土就清净;众生的业是很污染的,佛土就很污秽,就是这样。
一个行者是看得很清楚的,染净看得很清楚,只是染净对他来讲,没有逼迫。他等视,平等对待这些境界,这要自己训练,自己看得很清楚,看这边清净的,因缘在哪里?看这边污秽的,因缘在哪里?我不是看到它的清净、污秽,我看到的是它的因缘。你从这里去训练,自己就会成长,就会超越。看到很漂亮的人,你会很高兴,也知道她因缘在哪里;看到很丑陋的人,会知道的因缘在哪里。你不是看她的表相,你是看她背后的哪一层。福报与业力,以及造成这种相的种种因缘,这才是佛法。
凡夫喜欢净的,不喜欢污秽的,所以看到这边清净,那边污秽,头就朝这边。
你不要只看相上的这个部分。
这些境界,也不是一般人轻易能了解的。
2012、9、29圆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