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0:49】十住品32
无量无边诸世界 欲以一毛悉称举
如其体相悉了知 菩萨以此初发心
语言模式到这里起了很大变化。1、它不是前面讲的俗真谛的问题,这里讲的是作用。
真谛讲体,俗谛讲相,这地方讲用。
最大的放到最小的单位里面,不可思议境界。
我要怎么超越可思可议范围,进入不可思议的范围?由可思议的转为不可思议的能力,你要不要得到?以此为发心。
可思议与不可思议差别在哪里?
可思议,就是运用大脑去作逻辑思考,在既有资讯基础上往前推理,产生结果。
不可思议,逻辑没有办法推理的,又有那个结果。
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那种状况。
与那个人气得要死,见面时嘻嘻哈哈,那种状况没有了。这不是不可思议,这是两个不同的可思议,不同的基础作推理,两人是不同的方向。
对立会变成惯性,就很难解,变成冤结。不要一直对立。
世间一切万法,可以在一个状况中产生变化。一比丘尼诉讼一比丘性骚扰,遇921地震,再怎么算,没有用。
不可思议在因缘本身的作用,因缘法中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无常。
我们没有办法把无常兑现出来,是因为你有“我”,以我为中心,讲到自己都变很常。
无常的存在,要具有真理性,无常就必须跟无我配在一起。当无常与无我配在一起的时候,那种状况就叫空。空的定义,就是无常融入无我当中。
用大脑定义空,都不对。空,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怎么可以用可思可议的大脑去定义呢?一毛孔怎么样融入无量无边世界,讲的就是空性。一毛指空性。一毛孔是从空性显现出来的。空性,不大不小,非大非小,可以出生一切万法。因缘所生法,就是无常,我说即是空。这就是它的妙用。慢慢慎思,参。
名相,儒、佛,不同宗派,中印,定义不同。所以,有的就不翻,三十三天,忉利天。兜率天,知足天,善时分天。
三缘念,缘念道场,弄清楚它语言、思维、行为模式。
无量无数轮围山 欲令悉入毛孔中
如其大小皆得知 菩萨以此初发心
用。超级大单位。
轮围山,铁围山,1、在三千大千世界的边际。
2、另讲,这个华藏庄严世界海,二十重,210他佛刹微尘数佛刹。香水海,相当大。无量无边世界海那么大有个边际,围起来的部分叫轮围山。
大小,有庄严、不庄严意思。
在法界,真理本体,没有庄严、不庄严,没有善恶。
华藏世界,有杂染世界,有纯净世界,有染净世界,名字都一样殊胜,就真理是平等的。
善、恶,两个相而已。社会背景看,善恶对立,一定是娑婆世界,须弥山中心的作用。在娑婆世界的人特色,没有依靠不行,而且他要有中心思想。苦从这里来。你能超越这部分,就不苦了,没有对立,没有善恶。
极乐世界没有对立,它是绝对,没有须弥山,没有中心,没有左右。
欲以寂静一妙音 普应十方随类演
如是皆令净明了 菩萨以此初发心
这语言模式、思维模式与前面刚好相反,这也是作用。
前面两偈是由尘境向根性起过来。
这一偈是从根性向尘境走过去,主客位置不同,能所作用不同。
由里向外,主动部分是根性部分。这里面都是追求智正觉的,前面也是。但这个智正觉,是由内向外。佛以一音演说法,各以随类各得解。净明了,都能如实了知。
一切众生语言法 一言演说无不尽
悉欲了知其自性 菩萨以此初发心
这是讲作用的穷尽。从尘境向根性来发展,从作用向本体。这是一种语言模式的运作。
慢慢感受到华严的富贵。他一直讲菩萨以此初发心,前后之间有关连的,生命的存在那么完美,那么完整,全方位显现。不是单一的,全方面都是生命的存在。
世间言音靡不作 悉令其解证寂灭
欲得如是妙舌根 菩萨以此初发心
举例来讲舌根运作,前三偈可以并起来讲,都讲舌根。一起参。
语言、写书、文字、影像、表演、唱歌、色彩等通通算在世间言音里面。
密法这部分非常重要,坛城布置。
导引到寂灭目标来。
欲使十方诸世界 有成坏相皆得见
而悉知从分别生 菩萨以此初发心
又转过来。
十方诸世界成坏相怎么看?
不是看宇宙,不是看星系的形成,是看你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境界,一个境界一个世界,每天遇到十方诸世界,你就知道是什么?每一个世界怎么形成,怎么样安住,它是怎么样毁坏,它怎么样转空,从成住坏空过程中,你可以看得很清楚。
变化,就是世界成坏。三十年台湾进步,社会新革变化,就是成坏相。你不看电视,这些变化,你根本就不知道。
学佛态度,积极参与这个世间,才能了解成坏相。不是躲起来。
华严经,关怀社会,拥抱群众,关怀我们的生存空间,建立清净国土,建立人间净土。
人,每天七分之一细胞要淘汰掉,产生七分之一新细胞,有成、有坏都在。
从整体看,不分别;从个别看,从分别生。不迷惑,要彻底了知。
一定要共修,一定要有经典,经要通,观念有没有偏差错误,要以了义经来印证,要看真正觉悟者彻底了悟者写的经。
201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