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十住品 >> 浏览文章

八十华严之十住品31集(圆明笔记)

2013-07-06 08:06:20本站原创 【字体:

八十華嚴之十住品31集(圓明筆記)

 

314935】十住品31

 过去未来无量劫  一切世间成坏相

 欲悉了达穷其际  菩萨以此初发心

 三世所有诸如来  一切独觉及声闻

 欲知其法尽无余  菩萨以此初发心

 无量无边诸世界  欲以一毛悉称举

 如其体相悉了知  菩萨以此初发心

第一偈讲时间、空间的世俗相。三世间,通常讲的是时空。时,就是过去未来;现在就讲空间。过去讲尽过去际,未来讲尽未来际;尽现在际,就讲空间了。

一切世间,包括三世间,智正觉世间,眷属世间,器世间。

学佛不要只记名相,要带起警觉性,要了解这是什么。从一切世间成坏相来讲,这个是宏观。从三世间来讲,这是微观。宏观,微观,都要能运作。

从宏观,成住坏空变化相在哪里呢?学佛,是学世间法,还是学出世间法?

只要有世间法,都在成住坏空中。我们住的是水月道场,做的是空中佛事。我们知道,但是要做,这叫庄严佛国土。一个菩萨知道是空,但就是要做到尽善尽美,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一般人他不知道它是空,所以他执着,他创造事业,他要成功,他有这样的观念。修行人呢,唉呀,是空,就什么都不做,反正做到最后也是空。不是这样。

我们知道成,成的因缘;住,住的因缘;坏,坏的因缘;空,空的因缘。在这成住坏空种种因缘中,如实了知,不受迷惑。成了,也不必高兴,因会坏掉。坏了,也不必伤心,因当初建设的目的就告诉我们,它要坏掉了。就象出生的时候,上帝已经附死亡证明书给我们了,非死不可。死了也不用担心,要再生了,应高兴。生要哭。人都颠倒。

我们要了解是成住坏空的种种因缘组合,不受它的迷惑,勇敢走过去。

因为无常,我不是永远的凡夫;因为无常,我们才有可能成佛。因为无常,显得世间真美好。无常是真理。看清事实真相。因为无常,才有世间的成坏相。这从世俗谛来看的。

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众生盲目,跟着流行。

不只器世间无常,有情世间的心念更无常,容易受到外境的影响。

 

第三个,智正觉世间。

真正的成就者是超越十二因缘法,不在成坏当中。

当有进入法身大士之前,都还在一切世间成坏相里。

出家人当中有几个能安住道场,终其一生?无常,他在追求真理,履行正法,但他的心念,他的环境,经常受到影响。不是法不对,是这个行者在这环境中,有些客观因素,有些主观因素,他没有办法去突破,因此他还受到影响。严格说,这地方属于眷属世间,包括道场的成立、存在、毁坏,都属于器世间,与正法有关,但它不是正法。

智正觉世间,指真理的部分,恒常,永恒不变在世间。但世间的人要见到真理,并不是永远的。真理在世间出现的机会并不多,它不是没出现,是人看不到。

真理在世间如阳光普照,能看得到真理的,很少。末法,无法时期,是黑暗时期,必须有大成就者出现世间,再把这个真理,告诉我们,我们才会体会到,原来是这样。不管有没有人开导,真理的运作都一样。

我很喜欢看古代史。古代民智未开的人,在追求的是什么?他对于现实存在的状况没有办法解释,因此就用他所知的部分作一番解释,这个解释只能说是瞎编的故事,在当时人来讲认为这样已经合理了。然后随着文化的进展,民主智慧的展开,愈古老的东西越神秘化。那么人类对于他生活中生命中所遇到的一些的不能解决东西,就借着神秘化,把它叫宗教化,宗教是后来产生的名词。

佛陀成道以后,把生命真相,这样子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真理存在的状况,要珍惜它,这不是宗教情操的问题,这是你对于真理的认知,你能不能真正这样去掌握它?关键在我们是看得到,还是看不到?好多人没有办法体会这部分。

包括智正觉世间都有成住坏空,不是那个真理的本体有成住坏空,是那个真理显现在这个世间,为众为所了解、所受用的部分,有成住坏空;真理被接纳时,有成住坏空。

佛塔塔尖,十三圈,超越十二因缘法,殊胜在这里。

 

三世所有诸如来  一切独觉及声闻

 欲知其法尽无余  菩萨以此初发心

这是从真谛上说。

如来的法,是从性德上发起的。每个人行持的下手处,都不一样。

独觉与缘觉的差别。

缘觉,是听到十二因缘法,自己深参,深参以后从这边获得成就。

独觉,也是从因缘法来,不一定十二因缘法,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

声闻,是听说。

西方叫智者。独觉。没有系统,有一点领悟的人,都没有证果的,但修得很大的福报,将来也是当王,因为众生界结缘不广,类似酋长的王。

台湾这种人不多。绝大多数都从经文里来,不管是道德经,庄子、老子,或四书五经,自己开始闭关,自己心性、待人有自己逻辑。这只能叫声闻。

比较象修行样子的,如道家,通通都是声闻。

佛家这一派,可能心胸开阔,道家也修一点,三教九流混在一起,似自圆其说,通通都是声闻。他只是没有去找善知识修学而已。这些人通常刚愎自用。声闻加独觉。我通常叫他们独觉型人,因为他自己修。其实他是依照这些经典来,这些经典他不懂。

 

我们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些媒介。

现在你的怪,是不是从这媒介发展出来的?是的,就不叫怪;不是从你媒介发展出来的,就有问题。

◆(一)你在修行的法门中,要跟你的性德配合,那媒介当然特殊,就不是作怪。

每一个人性格不一样,性德发展也不一样。有人会讲,有人会写,有人会做,性德表达方法显然不同。A、一看你有没有专长,特别的优点;B、二看你有没有特别的缺点,针对那个缺点我要怎么改,那会变成你的法门。针对那个优点要怎么发挥与扩大,也是你的法门。

A、按照经济学术语讲,一个叫绝对利益,指你有非常好的优点,别人赶不上的,是你发展的地方。

第二个叫相对利益,比不过人家,自己比自己,如跑步比走步快,各种专长比较,自己把全部的精神,剩下来的生命投资在这一点上,让它把所有的生命力生产力,集中到这边来,这样你也很快就会成就。

一定要集中,有绝对优点,当然没话说;没有绝对的,有相对优点。

B、没有优点,找缺点。就从这里来下手,可以找到你的法门,用“破”的方法。

A、优点,是用“立”的方法,这可以从自己性向上去显德,显你自己的性德,把它显出来。从利益的这边,优点专长这边来发展,当然你会觉得很舒服,但这种软贼很容易把你淹没掉。从优点上修行的,很少人成功,因为名闻利养马上围上来。

B、从缺点上修行,去改过,很痛苦,但是成就很大。

从自性来修行的,这个就是一切如来的法门。

 

(二)一般声闻不是修这个,他按照标准来,数息,白骨观,按照这种教法进行,下去进行训练,一直训练,其它的不管跟你有关没关,通通一起来,就造成了佛教的社会文化。因为声闻,他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照着做,这个架构、规距是别人定好的,要听人家教导。

(三)独觉,是从理上来的,他是介于心性跟修行架构上面自己用心,在摸索一套生命的逻辑,生命的理论,当把这生命逻辑架构起来,参透了生命的盲点以后,你就叫证得辟支佛,事实上也是阿罗汉。

这是三个部分。各有很多法门。

我们是不是对这个全部去了解它,不要从自己所设定的一个小范围里头去穷尽,这样不能完成,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定义。生命是全方位的,佛法是整体性的,不是单一的。

现在这基础要弄好,然后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这里到上面,这个过程,一定要遭受很多的压力。走A这条路,有A所呈现的相,那个挫折、业力与福报所显现的相。你如走另外一条路,有那一条路的挫折、业力与福报的相。

相虽然不同,你的方法不一样,你所承担的压力,一样重;量一样,逃不掉。

从各种行法中,从真谛中实际上的了解自己,那是很快自己很容易成就,但是真谛这条路,不要把它锁死了,以为只有很单纯的,我只要诵经就好,读透三藏就好,不是了解这些,是透过这些媒介,怎么启发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进入生命的本怀里头,让我们生命本来面目恢复过来,这个部分才是从真谛下手最大的一个利益。讲于1995年。

20120922周六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八十华严之十住品30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八十华严之十住品32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