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十住品 >> 浏览文章

八十华严之十住品12集(圆明笔记)

2013-07-06 07:57:31本站原创 【字体:

八十華嚴之十住品12集(圓明筆記)

 

114452】十住品12

第二个。有了这十法以后,那么他从次第上来看的话,应劝学十法。学了这十法,他还可以再进一步,进一层。何者为十。所谓。

(一)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

知,知就是解,解就是住,十住位的住。

(二)修集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

十行位的部分,修集就是实践,行。

(三)圆满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

修行成就以后就是扩大,回向就是这个圆满的意思。

(一)1-10位,实践以后,十住位,住就是安住、解。

(二)11-20,解了以后,就是行,实践、修集。

(三)21-30,再来,回向位,扩大,这里讲的圆满。

了知一切诸佛平等。

一共是十个。过去未来现在,一共三个,三个有三个层次,了生、修集、圆满,这样九个,他会三个来讲。

过去、未来、现在,就是指这是真理,过去、未来、现在的真理。佛法没有过去、未来的区别,真理永远都一样,过未现在都一样。那么有的是这三个层次,你真正的、彻底的了解吗?你有经过这样实践、修行、训练吗?假如有的话,你所得到的成就圆融不圆融?圆满不圆满?就这三个层次。我们大教停在第一个层次,听了,了解了,就结束了,好像你已经成佛了。了解以后,再来就是要做,要实践,要修行。实践修行成就就好了吗?没有。

修行完成以后,悟,就象房子盖好了,还没完成,里面没有衣服,没有锅子,你要住进去,要用,有好多东西要添弄上去,艺术品啊。

我们一直以为修行以后,成就就完了,没有。修行以后,还要圆满,去穷尽它。你所了知的、修行的、圆满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证得同样的真理,一定不变的,标的是一样的,是指这个部分,方法有不同,才有无量无边的法门。他为什么分三个来讲,语言文字必须要这样讲,才能穷尽。

真理没有三世,不会入灭,证得真理的人会入灭。传达真理的表达方式有可能被扭曲,使我们对真理的判断与认知,会由正确而逐渐产生偏差,到最后看不到真理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真理还是一样,总是那个状况。

佛陀证得的真理,透过他最精确的表达法表达给我们,我们透过他的表达而认识真理,这个叫正法。

透过他的表达感受到真理,见不到真理,这个叫像法。

透过他的表达,真理是什么搞清楚,这叫末法,末法时期知道有真理。真理到底是什么?已经不是了。像我们现在真理是什么?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不是真理隐晦不彰,是我们对真理了解不够清楚。

到了无法时候,他在讲什么,没有人听得懂。

众生的心性会越来越堕落。

古代,真理不必这样讲,很多人会开悟。现在,象古代那样讲,你更不了解。我也帮你了解,帮助你解说,那应机,对那几个人来讲可能有效,对其他人来讲,越听越糊涂。

在古代,一个大德的应世,维持一千年没有问题。现在,我看给持几百年都有问题,如虚云老和尚禅七开示,来果开示录,搞不清楚了,跑到像法时期。广钦老和尚当时只有一个忏公云水集,现在开示一大堆出来,很快就会进入末法。末法时期,众生根器业障很重,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这文章表达的,其实只有一个,最后这一个。

第十句、了知一切诸佛平等。

过去未来现在这个部分,诸佛是平等的。

诸佛,是讲一切觉悟。所有的觉悟,觉悟那个真理都一样的。不一样的不是真理,是语言文字的表达。

四住位他了解到一些境界以后,他进一步要了解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不同的世代里所呈现的。

行法。一千多年前的人学佛没有我们这么大的福报,或许他们的善根很容易去感受到,但是他们的表达绝对没有我们这么大福报。

因为修法主要从身口意三业来,刚好有三大系统,华严三圣的系统。佛从意业修,文殊从口业修,普贤从身业修。我们现在通通修意业,这个是佛陀时代的讲法;到大乘兴起的时候,文殊的口业就并进来了。到了正法末的时候,普贤的身业修法也加进来了。但是我们在这里发现,这两个教法一直弄不清楚,现在统称为密法。意业的修法在禅法里;密法里面就包括口业与身业。而这里面它告诉我们,你透过身口意三业单独修行,就可以到达法身大士。

在法身大士里面,才把身口意三业统合起来,可以圆融地修。

我们现在不是,现在因地都身口意三业一起修,所以修到最后不知道怎么修。叫你念佛,你也要观想,叫你持咒你也要观想,叫你持戒你也要观想,念佛持咒属于口业修,根本不要观想;持戒怎么观想?尤其我们比丘持的小乘戒,怎么观?根本没办法观想。

古代的制度,这里面规定很清楚,新学出家,五夏专精学律,你什么都不要问,修身业。同样的,持咒怎么持?他有这样的修法,你要怎样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那一音就是从咒语下手的,从念佛下手的。把咒语持得变成一音,我们现在是一种讲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不是一音。那佛以一法而演说,众生随类各得解。从修行的立场,这是两个不同的法。

因为这里面跟我们意业修法一样,他有正确的思维模式与错误的思维模式。

同样,语业,凡夫的音声是怎样的不对?行者的音声是怎样的正确?你要去发现,修这个法的人就要去进行,指导的人就要开导出来。

身业也是一样。众生的身业怎么样?行者的身业怎么样?为什么在密法的修行中,他们的身相会特别不一样?这里面表示的是什么?没有人去了解,就变成法上乱讲一通。

 

它的结论。

欲令增进于三世中。心得平等。

过去未来现在中,你能不能平等?

我们凡夫这个最清楚。有句话,人心不古,世道日衰。都会说小时候太美了。把三代拉开看,到底哪个时候美,哪个时候不美?就成越往前就越美,这叫三世不平等。

英国霍金讲过:大家都说古代比现在好,大家不要迷信,古代跟现在一样。这样科学家脑筋很冷静,看得很清楚,真的是菩萨。

这些道学家看三世不平等。

三世平等,这个心你要增长起来。不要跟着人家人云亦云。

为什么会觉得小时候会比较好?要把这个结解开。因为小时候你很轻松,没有压力,所以吃东西都好吃。问他爸就很难吃,赚钱好辛苦。

以前没有压力,下雨也高兴;地震过去也高兴。

压力心境增加了,在不安中度过,所以比以前不好。尽管环境(电灯)一直改善,你都会感觉苦一直存在。以前翻山越岭才能听到说法。现在法送到你面前。

心境,心王的部分影响我们很大。挂碍三世。

三世平等的观念,自己真的要从现有的生活中去体会出来。不要一直活在过去了的时代里,活在过去,会活得痛苦,就是你记忆很深,你的记忆只有一半,另一半没有记起来。

一接受历炼,我们的社会年龄成长起来,你就污染了,三世不平等了。以往没有被污染,所以好。

修行能到这个地方,是很深层次、高层次的人生观,一般人很难看到这些。你说这是世间法,还是佛法?好多人生受过好多历炼的贤达,他在讲的人生哲学,是跟佛法非常接近的。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善知识,不只是事业成功,他对于人生,对于世间的运作非常是透彻、非常地了解。

◆在座各位,你比社会上那些人来得有善根,来得有福报,你可以开始端正自己,正视我们的人生,正视我们的社会,你仔细地看,这就是华严里面讲的三摩地法门。

你只要能从这个地方出发去看,都是大法,你都能够掌握得到;然后慢慢地再配合我们讲的行法,心行的部分,那个口业与身业的修行另外,那个不算,就算你都不修都无所谓,只要意业配合就可以,这个成就会很快,又很大,一成就就是陀罗尼门。你要从整个华严来讲,叫大陀罗尼门。从藏传的密法,叫大圆满,或大手印。就是这个东西,你可以从这里来进行。

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换句话说,于三世中心得平等,你要对一切法来的话,这个三句,随著你层次,从初住位往后十个位次里面,所讲的部分,都不一样。20120913周四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八十华严之十住品11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八十华严之十住品13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