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53.普贤菩萨章 >> 浏览文章

四十华严53参之53 普贤菩萨章 第87集(圆明笔记)

2013-07-06 01:29:23本站原创 【字体:

四十華嚴53參之53 普賢菩薩章 第87集(圓明筆記)

 

87

譬如龙王降大雨 不从身出及心出 

而能沾洽悉周遍 涤除炎热使清凉

如来法雨亦复然 不从于佛身心出 

而能开悟诸含识 尽能灭除三毒火

如来清净妙法身 一切三界无伦匹 

超出世间言语道 本性非有亦非无

佛经一个特色,举例说明。

道理很生硬。冷静的人可以讲道理,可是冷静到不举例,比较像机器人,缺少温情。

温情从故事中来,故事是柔性的,一等人从讲故事中就开悟了。

古代教育,用演戏的方法,演戏里教忠教义。

发心想要弘法,多学讲故事,自己也会可以编故事。故事是要启发人家的,不一定要讲真实。

龙王。不管他从哪里出,获得利益使清凉,就好了。

佛降大法雨。佛是随缘,只是开悟众生而已。

现在我想要讲什么,是从我的心出而讲,佛是从众生而出。我们主观因素是从心出,客观因素是寿命有限。

佛没有主客观因素,一切随缘。用这个方法开悟,就用这个方法;用那个方法开悟,就用那个方法。我们学着尽量不执著。我们是觉知的,不是白痴。多少有一点执著,我们希望这个执著无伤大雅。不是法执,不是我执,这部分你要放下。你人生里有一些嗜好、情趣,能帮助你提升人生生命品质的,那也无不可。但,他不是绝对粘著不放的。他可以有一点,能增加你人生的光彩,生命的光芒,并不无不可。

该放下,能放下;该提起,能提起。习气伤害众生的,要改。那习气,你要知道,不知道就变盲点了。人生最怕盲点,有盲点就不自知。

贪嗔痴做代表。单独的贪嗔痴不多,单独的贪、单独的嗔、单独的痴,不多。

六道轮回图。猪代表痴,蛇代表嗔,鸡代表贪。

相互咬着,表三个连在一起。

贪通常与愚痴连在一起。

嗔通常与愚痴连在一起,无明火。

嗔与贪连在一起,情杀,贪不到,就嗔。

在复杂社会结构里,贪嗔痴结构非常复杂。贪中重复地贪,嗔中重复地嗔,重复不知多少层。三毒通常相互影响,那个缘会使那个部分特别突出。

生住异灭中变异念就在这边。

意识形态行为尽量少,往上提升。

概念,通常善念,从染识向净识走。

真正修行进入“住”,然后进入“生”。

 

★如来清净妙法身 一切三界无伦匹

超出世间言语道 本性非有亦非无

如来自性清净心。

只要有“”出现,就指法身的作用,饶益众生,这才叫佛道。不是只求自己解脱。

印度当时那个时代,在“牟尼”里,阿罗汉,习气,最明显的嗔心很重。

佛陀看这情况不对。第一个,提出八正道,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七菩提分的重要。

生住异灭,开悟之路。照着这条路走,要求三界解脱,不难。

印度阿罗汉定义与佛教定义不同。印度社会阿罗汉,指某一个方面成就。

佛陀阿罗汉定义,指要看得到你的心念,到四果这个地方。过这里就是法身位。

 

佛陀要解脱以后,要起作用,要利益众生,使众生获得觉悟。那叫。那是以法身来作用的,不是以色身起作用的。色身起作用,牵涉到社会现象、物理现象,就发生问题了。

妙法身,对所有的众生都有影响,都会启发觉悟,教化没有极限。它不是有形的,无形无相,启发众生。

妙色身,一种庄严,对一部分众生有影响,它的度化有一定的极限。

   虽无所依无不依 如是无来亦无去 

   如空如日亦如梦 当于佛体如是观

这八句记起来,一次念三遍,带你开智慧。可以念七遍。

三界有无一切法 不能与佛为譬谕 

譬如山林鸟兽等 无有依空而住者

依据空性而安住。佛超越一切,觉悟超越一切,佛身超越一切,他是绝对的绝对,佛体就是真理的本体,真理的那个。

大海摩尼无量色 佛身差别亦复然 

如来非色非非色 随应而现无所住

虚空真如及实际 涅槃法性寂灭等 

唯有如是真实法 可以显示于如来

一切所有都依空性而安住。

大海摩尼宝。不同的颜色,随众生心性而不同。

大海有种种变化,佛身与之一样。

阿育王寺看佛舍利,难得的经验与机会。看佛舍利要恭敬,各人看各人的,不要问。大脑不要去分辩,每一个人看到金色的都不一样。那是你的感受。大海摩尼也一样。你见到的佛与他见到的佛,不一样。你见到燃灯佛,他见到阿弥陀佛,这是大脑思议不到的地方。

这一句是一切理论的总结。虚空真如及实际涅槃法性寂灭,六个。

前面八句,也是说明这个部分。加这四句,及下面十二句,佛陀功德不可思议。

刹尘心念可数知 大海中水可饮尽 

虚空可量风可系 无人能说佛功德

八仙只八个,封神榜再加几个,印度这种修行人,很多。

他举四个例子,刹尘、大海、虚空、风,都是厉害的人,都有功夫,这样的境界、能力。这些都是有限的。

前面说的“虚空、真如及实际,涅槃、法性、寂灭”等都是无限的,佛功德无限,所以他是绝对。学生命的绝对。相对就是虚幻,在生命真理上,世间讲的相互依赖很危险的。

人与人之间是要相互协助,不是相互依赖,他有相对的独立。一个人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与意志,是他最大的灾难。相互依赖,两个不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了。夫妻之间,个人要能够独立。生命存在的价值与真理是绝对的。

社会法是鼓励相互依赖,有族群公约,你要与它取得平衡。你的生命空间有所压缩,不是叫你扭曲。

前八句,与这八句,并在一起,称赞如来功德。可作为每天功课,一读再读。遇任何灾难,就读一读。可编成曲一首歌。赞佛偈也可以加进去。

以这个地方作为一个轴心,你看佛过去生的修法,天上人间,三界六道,到处度化众生,才看到他功德不可思议。

任何的挫折,都是你生命成长的机会,你放弃那个挫折,就是放弃生命成长的机会。那是你对生命负责。遇到无力感,是你生命要超越的地方,你要成长,要突破,不可逃避的。事相可能会不一样,可是你生命的临界点已经到这里了,一定还会碰到。

生命就是这样一再地超越。

我们学佛感到庆幸的,最不可思议的,我们可以从这里获得生命的成长,其他东西得不到。而学华严的人最可贵的是在这么灿烂的环境中成长。普贤菩萨这样的称美,你们通通都听到了,这是宇宙间最好的音乐,那个声尘在这里兑现。

所以,普贤菩萨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

若有闻斯功德海 能生欢喜信乐心 

如所称扬悉当得 慎勿于此生疑念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九个字,千载难逢。最殊胜的这一会,你这么完整地听到了,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普贤菩萨已授记我们,你听了,功德你都得到,这只是大海中的一滴。将来成就还象四大海水那么多。百分之百是你的。

20120113——2012021287个视频,整一个月时间,圆明学法,清净圆明。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講記圓滿)

 

 

感恩海云继梦和上华严经开示!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53 普贤菩萨章 第86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Tags: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