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这样训练这部分。你会逐渐形成。声闻乘修四圣谛成就阿罗汉;缘觉乘十二因缘法,成就辟支佛;六度万行圆满,才是真正的菩萨,不是成佛。这叫三乘。
成佛修一佛乘,直接成佛的方法,修普贤行愿。无二亦无三。
“六度万行圆满就成佛了”,根本讲错了。那十二因缘法圆满是不是成菩萨?四圣谛圆满就成辟支佛了?五戒圆满升天?这样推理是不对的。
苦从哪里来?来源在哪里?没人会讲。肉体生命就是一切苦的来源。当你的观念建立在法身慧命上面,一切苦都可以脱离。只是不会建立而已。你这么一听,已种下成佛的根本原因了。知见一定要正确,不要偏差。先了解我在学什么?学着觉悟。觉悟是什么?以后,觉悟什么?完全投入付出与奉献的心,才能成就。
你建立一佛乘观念,社会上听闻的佛教观念不必在意,都可以抖落掉,你守住从现在因地肉体生命为主的观念,转过来以法身慧命为主,你怎样转过去?在这整个转的过程中就是修行。起步,目标,方法都有了,怎么修都对啊!
他从那里到这里,要观照。闻善知识教,你要选择那些东西,去把它建立起来。然后你那教法润泽其心。润泽其心就是《阿弥陀经》上“七宝池、八功德水”那段经文。“七宝池”就是以七菩提分围绕起来的环境;“八功德水”指我们的心泡在那里,一个修行者成天要与七菩提分、八正道为伍。这就是语言表达方法。《阿弥陀经》里有很多修法。善知识教,不能须臾离,这是修行人的本色。
诸菩萨行,包括动静,做是菩萨行,做就是摄诸善业;不做也是菩萨行,不做就是摄诸恶业,恶业都拒绝。就是四正勤。他讲的是广大愿。
【善恶定义】佛法上讲的善恶是讲真理,与社会上讲的不同。社会上按社会教育标准,外国法律怎么定、圣经怎么讲。佛法里:凡是能增长你生命能量的,都是善;如笑,事情经过后会精神饱满。凡是使你的生命能量消耗掉的,都是恶,如生气,无精打采。佛法的真理都来自于宇宙,来自大自然,一定与你的生命有关;不是来自于你的意识形态,这是人为的。
从究竟讲,生命品质会提升的就是善;凡事不能增加你生命品质(法身慧命)的,或只增加你生活品质(物质、福报这部分)的那个都叫恶。换话说,当你能从肉体生命这边转向法身慧命那边的,都是善;使你在肉体生命这边产生执著的,都是恶。你多听录音带,变成句子或一段一段的,印象深刻,会很明确,马上就转过去了。
【数学量化】诸菩萨行,都讲善的一面,恶的把它止住。善财童子到这里,凡是能转向法身慧命的部分,他尽量去成就,凡是使他停留在肉体这边的尽量把它放弃掉。这是他现在修行的境界。你到达某一个程度,会一直超越,可以划曲线。印度人没有数字概念,很有数学概念,都可以量化,你要建立自己的心灵方程式,就是数学,行为概念都可以把它量化。
早晚课诵本,不是每个人都要诵,适合80%左右,属常态层面。它有弹性,可以自己去调整。古大德做早晚课诵本,有数学概念存在。懂数学,成就很快。一个沉思的人,一个修定的人,数学是他很重要的指导方针。思维有程序,会正念思维。你自己要培养起正确稳定的思考模式。那思维模式一定要从根本到终点这地方要把它训练出来,你就能成为一个专家。那思维的本体倾向于医学,下辈子再来一定是很优秀的医生。这种思维倾向于艺术,下辈子再来是很成功的艺术家。思维本身是福报,加上他的理论能建立,思维很完整,下辈子再来,在那方面就很有天赋的表现。天赋,就是前辈子思维模式倾向于那部分,这辈子把思维模式展现出来而已,所以说他是修行人,不说他前辈子是学艺术的。
渐渐前行。不用猎等,自已在修行过程中不用急,那个转化的本身一定要存在。轨迹不可能中断,只是快慢而已。会修行就是会衔接,你前辈子的思维模式是怎么样子,把它接上去。从你那个思维模式开始接上去,你这个修行进步就很快!但还叫渐次前行。有特异功能的,赶快修行,接上以前的思维模式、方法。现在你是怎么表达事情的,怎么考虑的?这是思维模式,你要从这一类反应上留意,会看到你以前修行的思维模式,要建立、接上去就很快了。隔阴之谜,接不上,你告诉他,他不相信,他要的是所谓大法,(心不清净)动机不对,不相应。前辈子你跟谁隐瞒,这辈子就在谁面前现前,法界中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真正的“妄语”指在修行过程中,在生命改造中心境的隐瞒,对事情隐瞒(如没吃说吃过了,生活中润滑剂,没因果)无所谓。
向海岸国。自忆往世。经多生死,不修礼敬。
礼敬很麻烦。礼敬本身要有绝对的信心。礼敬来自信心。没有信心,不可能拜下去。信心要建立,并不容易。他现在果地要成就,因地过失要除掉。这辈子是前辈子的理论上投射。
即时发意。深自克责。发大乘心,检讨反省,范围很广。
勤力而行。他行法很广。反省事理两方面都要考虑。从理向事,从事向理,事上应怎么改,理论运用扩大,会弄错,彼此认知不一样。程度越来越深,会超越。
【勇于论法】你学佛有心得,一定勇于告诉他人,不要怕错;相互吸收,不要论对错。“这样就好了。”相互勉励。开始学着观对方优点,才地去称赞他,不会肉麻的,会具体,才会称赞如来。常跟他讲,就你所知的表达,他会与你论道,(谈是非,打住)坦诚交流,会是生生世世非常好的法侣。你现在法侣少,是讲的少。一年二年以后,你就知道进步很多了。有逼迫感,菩提道上就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