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净行品讲记 >> 浏览文章

华严经净行品讲记【十六】: 众会聚集、若在厄难

2012-08-24 21:17:11互联网 【字体: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众会聚集」,指大家聚在一起,外缘到了, 此时要提高警觉,「舍众聚法,成一切智」。众聚 法即因缘和合的法,我们叫做有为法。「舍众聚法」, 即舍一切有为法。「众会聚集」,当大家相聚,就 是因缘和合,这个时候,要提高警觉,把所有的有 为法都放下,有为法一旦放下,即成就一切智,一 切智即根本智,即舍识用根,此时,你就得智觉了。
当你将错误的方向转为正确的方向,所做的一 切都是对的,在错误的方向里,所做的一切都是错 的。当你弃邪归正,回到正确的方向,所做的都叫 一切智。例如做梦时,梦境看到一切都是真的,这 个时候,再怎么真还是梦,醒来时那才是真的,这 种在正确的范围内,才是一切智。
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若在厄难」,即在挫折、困顿或不如意的时 候,要提高警觉。有厄难就不自在,像有些人以子 女考试,成绩优劣,攸关面子,为之心烦,这是无 谓的厄难,不要让这些没有必要的框框将自己框 住,那是一种伤害。生病是苦,但病苦以后所产生 的那个苦,更苦。病苦本身并不可怕,心里的怯弱, 心病才可怕,这就是所谓的二度伤害,本来心没有 病,因为身病,所以心病也产生了。
日常生活中要自我训练或教育子女,一定要能 独立,不要太过于依赖,才不会造成自我伤害,中 第二支箭的苦。
越处逆厄,越当自在 我们处于厄难时,要懂得随意自在,面对逆境, 自己的心要挣脱困难、挫折的纠缠,这个自在很重 要,都是向内的,能超越,一再提升,就能成就。
相反地,如果外面的缘一到,你就投入外缘,那就 浪费你的生命,消耗能量。就如畜生,来到这个世 界,应有的福报报尽了,就走了。我们一定要藉这 个机缘,再充实我们的生命能量,提升我们,超越 我们,这辈子才不会白来。否则,流转于生死之旅 很可怕,也很可怜。
「所行无碍」,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心行无 碍自在,心不受厄难的激荡,就没有障碍,另外一 个是身也能够无碍。一般来看,百分之八十五的烦 恼、挫折、痛苦,都是莫须有的。但你却愿意去承 担,而且一直沉陷其中,挫折是事实,因心被唬住, 产生受挫的观念,「心不自在」,行为必须和它配 合,身也不自在,如此下去,恶缘会更重,更使恶 果再加重。
一个失败的人,当他愈挫愈勇,最后一定会成 功;一旦失败不逃避、不求援,才是健全的人。另 外一种人,只是积极要人家认同他失败的遭遇,博 取同情,这种人不值得帮忙,是真正的失败者。
生活中不管顺境、逆境,只有当愿众生,只有 提高警觉,整个境界才能转,转出娑婆苦海。
佛的智慧就是自性 外在的境界相当的多,可谓无量无边,不同的 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空,都有不同的境界, 我们要能提高警觉去转这个境界。「转」就要转入 佛的智慧--萨婆若海,佛的智慧就是自性,即转 入自性法海中。
佛法就在显扬自性,自性是我们的百宝藏,人 人本具,有无量的宝。往往,我们将这宝藏弃之不 顾,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每天一定要上班工作, 否则没饭吃,像乞丐一样化缘,要一点吃一点,纵 使有些积蓄,也不过是多吃几顿。可是,自性宝藏 是无穷无尽的。
公案中那些大德,他们一入定,多少年弹指过, 可以不吃不喝。如恒山自强法师,每三十年请出来 剪修头发指甲,如今已经四百多年;三十年长出的 头发及指甲,已经绕着肚皮好几圈。九华山地藏菩 萨六十年开塔一次,重新整理时指甲已绕了三匝, 头发也在继续生长。这些都告诉我们自性宝藏显现 出来时,是用不完的。自性宝藏必须靠高度警觉性, 将外缘的境界转为内在的境界,即转入自性法海。
这是总持法门,文殊菩萨告诉我们的。
佛之所以成佛,为什么?我们使用识性,用剎 尘的心念都可算出来,虚空可以用度量,风可抓住 系住,功夫可算很大,但用识性还是无法说佛功德。
自性海里面,你要如何成就它?就在现在,提高警 觉性,将外面的尘境,一个个转进自性海中。这种 转法,虽然有一百四十一个,只要感觉一次就好, 你就已经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法身大士, 不再轮回了。法身大士,「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众生要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 身而为说法」。
有这么一次经验,我们的生命本质就完全改变 了,光是善根,功德成级数成长,福报绝对带你往 生净土。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华严经净行品讲记【十五】: 着璎珞时、上升楼阁、 若有所施
下一篇文章:华严经净行品讲记【十七】: 舍居家时、入僧伽蓝、诣大小师
Tags:华严经净行品讲记 华严经 净行品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