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第三回向 >> 浏览文章

八十华严 十廻向品之三等一切佛廻向 第32集(圆明笔记)

2013-07-06 01:44:22本站原创 【字体:

八十華嚴 十廻向品之三等一切佛廻向 第32集(圓明筆記)

 

306153】第三回向32

妙,普,深,大,很特殊,都带有其他作用在,不是文字上的意义。

妙,一定有饶益众生的作用——启发众生发起菩提心的作用,发起追求生命真相的作用。

菩萨学佛的这些功德,都具足了妙庄严。

庄严,意义非常广,里面带有慈悲、清净因素在;我再加一个信心。

(一)【人生信心】A、一个人生有信心就很美,就很庄严。具有生命力的人,就是人生有信心,有信心没定位,很快乐,象蝴蝶。假如他有定位,就会行菩萨行。你只要有信心,就会容易定位,这样的定位,他的人生就会美。他不但追求那个目标,他的生命会散发出那一份光芒,他会利益这个世界,这是指有信心的人。

B、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有两种表情。1、眼神飘忽不定;2、眼神呆滞。

B、没有信心的人,很可怕,他也会创造一个事业王国,但是他感受不到事业王国的存在,他要的是累积财富,有多少数字,这个人变成一个拼命印刷钞票的机器,可是不知道干什么。

A、同样创造事业,有信心的人,会做饶益众生的工作。

B、这个人是不是菩萨,在外相上你可以看得很清楚,有的是业障鬼,前辈子发大愿,这辈子来世间要赚一千亿美金,要认真赚钱,又不用。

A、你要很大愿,无量无边的愿,要很多钱,利益众生,就不同了。

不是说大脑取向都错了,大脑取向你要会用。

A、你大脑能带上佛法大学的领域,你那些财富就很有价值,你就变菩萨了。你要会用,有事业好好经营好,懂得运作。

B、假如你大学的教育不带进去,你大脑所做的那一些,就变业障鬼。

(二)不要干扰人家的慈悲。

(三)有些人一部分清净,无二无别的,叫清净。

有选择的,不一样。一部分不清净,那是盲点,他看不到。有人在吃的上面清净,不在乎吃;在穿的上面不清净,特别爱穿。

一定要负起责任。有那一个部分放下,那是不负责任。

真的挑起负责任,才能够放得下。佛弟子责任摆第一,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清净的普遍性非常明确;慈悲就不一样了,每个人显现各有不同。

心不称量诸二法 但恒了达法无二 诸法若二若不二 于中毕竟无所著

佛法理论中很高的境界。

心,生命,生命的存在。看一切万法就是法,没有二法。

称量,比较,分别。

二法,有为法,对立。立名,就是二法。名字一出来,即是“是”,即是“非”,具有排他作用,排他就是第二。

就生命的立场来讲,他只是知道而已,有这么一个东西,而那个东西,连感受到有一个东西的那种状况都不对。

你要去感受,菩提达磨的壁观。

那个心,净如墙壁,就是那个生命的存在对于一切尘境,他都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才会如壁,面壁九年,不是说菩提达磨坐在那九年,他心净的那情况。因为他不二法。只要大脑进去,就是二法。生命的存在本身不用大脑,才叫大乘壁观。你要从这里去参,去感受他。

九,指永远、永恒的意思。菩提达磨如佛一样,常在定中,如如不动,他还有妙用。

【能所清楚】

了达法,了达一切法无二无别。了达一切法本质无二。

一切法,是一;他了达一切法,那一切法是有区别的。

这东西是硬的、软的,你要很清楚,但是没有嫌恶心,没有欣厌心,没有种种表达在外面的状况,那个叫无二,对于它区别很清楚。能所两个很清楚。

一般凡夫对能所看不清楚,看不清楚能;对所,与尘境相处只看到一部分,没有办法看到全部,所以你人生很痛苦。

假如你能对“所”看得很清楚,你对于自己的心应该会很清楚。

当你自己的“能”很清楚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置心一处。

你在世间法中也一样,你学佛光学置心一处,有没有置心一处不要紧,把能、所弄清楚,你人世间已经没有障碍了。世间法,是很大的智慧。

你一定要打坐,训练置心一处。

首先、要找到心,找不到,心摆哪里?

第二个、要找到所,没有所,你心要摆到哪里去呢?

第三、试着把心放在所上面。我跟你肯定,保证你要失败几千万次。每一次失败你的生命品质都在提升。你要去试验,向自己挑战,只有好处。

你第一个,要很了达一切诸法,而一切诸法有种种不同当中,它又完全平等,这个才叫无二。

诸法若二若不二

不一不异。

若二,就是不一;若不二,就是不异,就是一,就指平等性。

空宗八不中论。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两边双破。

无二来看,心不称量,是从生命存在的本质来看,一切万法平等不二。

但是一切法既然存在,那一切法有二,所以若不二。一切法相上不一样,作用个个不同。

诸法存在是平等的,是本体平等;花开很美,花谢也很美,懂得这样欣赏。供佛还是新鲜的。

透过这地方要了解到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五十年后,生命学中“生命因素”会是一门很重要的一门显学,指本质的因素,不再研究贪嗔痴。什么叫慈悲,什么叫包容,这是在物质文明很昌盛的时代里,要去进行的工作。

我这里埋下一个伏笔,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是在苦难的时代中所拥有的,在物质文明昌盛的时代里,你要研究弥勒菩萨的佛法。弥勒来过这世间了,你不认识。弥勒佛研究方式与释迦牟尼佛的研究方式是不一样的。华严经这方面非常丰富。

于中毕竟无所著

体相用三部分,不管从相上看,或者从本体上来看,都不执著,你才会运用。

金刚经讲的这个部分,你可以运用,佛说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这可以很好用。

佛说苹果,即非苹果,是名苹果。你要注意,“是名苹果”是指相上。佛从本体上来讲,没有苹果。“即非苹果”的那个地方,就是佛法空宗理论的重点。就是般若性空,你要去体会那个智慧所在,它在这里。

等到你这个阶段完成以后,再过来,就是运用了,佛法的殊胜在这里。

你在本质上也好,在作用上也好,要能够自在,这个叫无碍,无所著。体相之间很自在,八十华严叫自在。

我们麻烦,常抓住原则不放,是抓住本体不放,就阿罗汉。

有的一直讲求妙用,就人天乘。

在人天乘与阿罗汉相结合的时候,就是你证得空性以后,又能够起无边妙用,那才叫菩萨。要想真菩萨,一定要证得空性以后,必须透过实践而证得,不是用讲的,知道的叫哲学。证得空性,不用问,自己就知道。做到的,证得般若空性,没有烦恼。

十方一切诸世间 悉是众生想分别 于想非想无所得 如是了达于诸想

空宗思想最典型的语言文字,背起来。能所。

A、刚从能的立场,生命的存在立场来讲,不用大脑。生命取向的思维模式。

B、这里从所的立场讲。

世间,一切万法。生活中很多世间。坐车一个世间;走路一个世间。每天看你经过佛国土,还是经过一切世间,就看你的修行。

想分别,用大脑的状况,大脑取向的思维模式。

极乐世界是你自己活的,娑婆世界也是你自己活的。

第二句到第三句经过非常长的修行。

禅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还在三界内。

到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还是外道禅。

做禅修训练,只要止住妄想就好,只要到初禅定的前半段就可以,不要再修上去。这是技术面,一定要训练到置心一处,传统叫心一境性,心境合一的地方,心摆在那一个地方,如如不动。这技术面没有,工程面没有办法推动。

不管你做任何事情,世间法也一样,基本技术要会。打电脑,技术输入法要会吧。

生命的境界与领域是无限宽广,这个技术面没有,一切工程面不起作用。

基本的置心一处、止住妄想,你一定要有。

修净土也是一样,净土是境界,念佛是方法,怎么念到一心不乱是技术面,念到一心不乱,不是成就了,只是告诉你这个一心不乱的基本功夫以后,往生净土没有问题。就算你的工程面再糟糕,因为你是透过南无阿弥陀佛,一定会往生的;念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是什么品味?只是马马虎虎可以往生。

一心不乱以后,还要有工程面,从华严的立场来讲,法报化三身念佛,华严的十身念佛,三世间念佛,五教念佛,六相念佛,十玄念佛,法界三观念佛,看你哪一法,那个才是真的净土法门。你要什么样的净土,就看你的工程面来完成你什么样的净土。

到极乐世界最起码的条件,最笨的才到极乐世界。你要高明一点,从极乐世界往后还有无量无边非常殊胜的世界。学华严,超过极乐世界不知道几千万倍。极乐世界唯一只赢娑婆世界而已,没什么好留恋的。有胜莲花幢世界,最殊胜,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都住在那里,才是生命的故乡,我们要去的那里。

你只看到一个极乐世界,只得少为足,下劣心人。对于发不起心的人,用极乐世界引诱他,到了极乐世界再开发你进入第三世界、第四世界,进入第三生命、第四生命,就比较好说了。你现在第一生命都跳不开,所以,我们用第二生命引导你从第一生命过来,其实这个地方,透过华严的训练,你很快可以就直接到达最终的目标。

第三句,想,不对;非想,也不对。用大脑不对,不用大脑也不对。

我讲不用大脑,是要破大脑的执著。用生命,不用大脑来处理你的烦恼。因为烦恼是从你大脑中产生的,要处理你的烦恼问题,烦你的脑,不用大脑,不就不烦恼了。想想看,想一想,就是用大脑。要在想与非想之间无所得,不执著。

要怎样不执著?有个要领,就是不用推理。假如不用大脑推理,你有一个基本的作用,就是记忆。推理就是你的业力,把合理的推理当作你生命的动力,就是你的业力。

你要能不推理,想与非想,无所得。这已经到很细的地方了。慢慢体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行法,对知识分子,这是重点。你认为你是一个思想工作者,这个法门最当机,最重要,你一个晚上就可以开悟了,超过阿罗汉几百倍了。

了达,超越,超越一切大脑的运作。

想与非想有很多的:记忆以后会累积;累积以后你会推理(累积以后会反应,经验主义,分好的、坏的);推理以后,你会把你的记忆知识重新组合;组合以后你会发明创造,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今天你讲的极乐世界,都是你记忆中的东西重新组合出来的,所以你是活在过去里。

你要过去心不可得,才有可能活在当下。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关键处,修行人一定要彻底地看。

你要能彻底了达以后,你就知道说我怎么不用大脑,采用生命的思维模式,让你活在生命的花园里,灿烂芬芳。20121020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十廻向品之三等一切佛廻向 第31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十廻向品之三等一切佛廻向 第33-34(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