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第七远行地 >> 浏览文章

八十华严十地品之第七遠行地 第16集(圆明笔记)

2013-07-06 08:34:01本站原创 【字体:

八十華嚴十地品之第七遠行地 第16集(圓明筆記)

16

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至于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知诸世间烦恼过患。以乘正道故。不为烦恼过失所染。然未名为超烦恼行。

若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

这里直接导回来七地与八地之间的差别。

从初地。至于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大乘行法都在这个地方。

记得,你修什么,就是要丢什么。修波罗蜜,从布施一直到方便,方便以后才算。或者从七菩提分来讲,全部圆满了。不同的讲法,它行法、性德根本不一样。出左脚与出右脚,性德完全不一样。你从七波罗蜜修可以,从七菩提分来修也可以。这地方给你举例乘波罗蜜乘,是用七个波罗蜜来修的。你从修七个波罗蜜来看,你修哪一个就断哪一个。我修布施,就断贪著;我修忍辱,就断嗔恚;我修禅定就断散乱;我修般若就断愚痴。IQ越高的人,就是佛法中讲的越愚痴。愚痴指BQ接近于O,不及格。IQ零分,BQ有可能一百分,很多阿罗汉。般若智慧指BQ。你修哪个就断那个,表示那个未尽。七个断尽,表示超过了。当你烦恼没有断尽的时候,就不能叫超过烦恼啊。

从初地。至于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

你在人世间的各种历炼。富,穷,健康,病。你都在训练你的某一部分,修行都是在断烦恼就对了。烦恼怎么断,这是个人个别的问题。

我们提出一个总纲领,一个总的原则给你看。你要怎么断烦恼,有两个。你要知道烦恼产生的状况。第一个,你有产生烦恼的DNA。这个DNA在哪里?在于你会采取两个动作。第一个承接烦恼。你会把烦恼接下来。你不理它,就没事。接烦恼是烦恼产生的充分条件。第二个烦恼扩大,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哪有八九?一件倒会,你会把这烦恼扩大出去。一直烦恼下去,茶不思,吃不下,睡不着。造业,还会再来。转一下,原来他让我布施一两年,功德无量。

断烦恼很简单,把产生烦恼的DNA给除掉。不接受烦恼,不去承接。它是事实,你不要扩大就好,你会把癌症扩大,够你烦的。你先把这总持陀罗尼门先抓住,其他的就好断了。用这公式,什么烦恼顶多烦三天。不承接,不扩大,慢慢很容易进入状况。从真实面下手,诵经、念佛都是加行。

知诸世间烦恼过患。以乘正道故。不为烦恼过失所染。

烦恼来自四个方向,一个心理因素、一个生理因素、一个物理因素、一个社会因素。游行世间离不开这四大现象。透过这个看才知烦恼如何,烦恼都从这四个来的。

传统佛教分析法,三个烦恼的根源,三界,欲望、色相(依赖,产生恐惧)、想像(意识形态)。

正道。修行直接从这里下手。不承接,不扩大烦恼。不为污染。

烦恼是为下辈子造业因。你要下辈子不要烦恼,在这地方就不要扩大,不要承接。烦恼就断了,就能业尽情空。很多烦恼是无谓的,当下你会气不过,何必跟自己过不去?修波罗蜜就在这地方。你不要逃避,去承担,都能处理过,佛法很好用。

然未名为超烦恼行。白点。下面第二段。

若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

这里是乘菩萨清净乘,不是修波罗蜜了,超过它了。

两个名词,有功用行,无功用行。

行,应念成行,德行的行。

有一个目标在,有一个意识形态在,有功用行。结界工程53天,有功用行。睡午觉也是有功用行。

无功用行,你没有办法体会。系鞋带都是,功德无量。没有任何目标,自然融入。

无功用行,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标的,能很本能地反应地出来。我叫生命因素,把修功德自然地变成你的生命因素,称赞如来,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没有为什么。把贪嗔痴转化掉,变成戒定慧,解脱,解脱之见变成我们的生命因素。关键在于你具足生命因素以后,在那才可能产生无功用行。当它还没有变成你的生命因素的时候,你只有有功用行。

无功用行,是你生命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我用这个讲法来讲,应容易了解。

改造生命,就要很多这种正确的生命因素在我们的生命里头。这些东西都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七菩提分,八圣道变成你的生命因素,它会自然地扩散出来,会交络成网状,那你的法身慧命的生命因素就能具足充满,你要成就就快。七菩提分法、八圣道是佛法不共外道的一个核心!透过这个部分,你要完成三法印空性的成就,那就直截了当的事。你要舍开七菩提分八正道,想要证得空性,无有是处。前面的资粮道,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你要怎么样具足,那再努力吧!一定要让它就成你的生命因素,你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你造业是造在那个刻意去恶化的地方,你把烦恼承接下来,又扩大的部分,扩大的部分是你造业的地方。因为承接扩大烦恼的DNA基因,是你的生命因素。你能不能把基因除掉,换进来变成七菩提分、八正道的生命基因,你才有可能无功用行。修行是把善良因素变成我们的生命因素,而不是口头禅。深化啊。

第二个值得谈的。

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

这二个很明显有一个对比。乘,是舟,船。现在车子。

有功用行,是乘波罗蜜游心法界。游心,你的心,RUN在那个地方。

游心法界,不是华严的特色。游行法界,才是华严的特色。

游心是意根。游行,是身语意三业。法界里包括你的智证觉,你的眷属,你的器世间,三世间包括在这里面。

法界与世间

法界与世间有什么差别?世间是空性的运作,没有办法发挥的地方。空性的运用能发挥的地就叫法界。证得空性以后就游行法界。能不能游行法界,还要发普贤广大愿。

你所进入的世界里,大概都是世间。如你进入的境界里,都是菩萨的话,那个法界是合一的。从菩萨来说他证得空性,在一真法界,但是现在他教化的是缘起法界的部分。也就是从性起法界出来要教化缘起法界的众生。缘起法界的众生是在世间里,而我性起法界,我是在法界里,可是众生在世间里才对立。性起法界不对立,那我不对立面对对立的时候怎么办?那我要去调整众生不要对立啊。讲到最后说你就不对立,管我对立,哇死了!佛陀头上常常包啊!众生就是拿你的话堵你的嘴。他习气在这里啊!我们在处理眷属世间与器世间的事,都是世间的事,不是法界的事。你能不能以法界的心来面对世间的境界而如如不动?那就是法身大士,了不起的地方。考验一下自己吧,不然不知道做众生牛马。

波罗蜜就是设定目标。有意识形态。从初地到七地,有目标,没有意识形态。你要记得我们凡夫是有意识形态,没有目标。你的意识形态所假设的目标,不是真正的。从初地到七地,有真正的目标,但没有意识形态。

如持戒。全家人吓跑了,你的持戒变成意识形态。吃素,全家都变成业障鬼。意识形态在作祟。两个师姐故事。吃素是好啊,你要沟通。你尊重人,人尊重你。全家变菩萨,都进道场来了。问题出在你做人处事上,不在佛法上面。有福报,全家人跟你在一起变菩萨啊。他不是反对你学佛,是反对你的学佛方式。

七地與八地

初地到七地比较执著,还有烦恼在,所以还有那个目的性存在。意识中有目的,没有意识形态。这个就是乘波蜜乘。

八地到十地中意识中没有那个目的性,生命因素自然散发出来,这七个波罗蜜已经都变成他的生命因素。所以他无功用行,因此他乘菩萨清净乘。他心不染着这七个波罗蜜乘。心不沾滞到这七个菩提分。

佛法里所讲的东西不要含糊笼统地带过去,一定要把它弄清楚。在这里我给各位微观详细的一个说明。昨天谈的宏观背景的部分。这个地方经文的实际,文字对仗很工整。这个理论表达很清楚。

华严思想

华严思想是一个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的一门佛法,它站在这学问上面,跟其他宗派不一样。一般做学问不能成佛,但是华严是可以用学问来做的。至少七地以前可以做。八地以后理论更美。用BQ很好研究,用生命不用大脑。你想怎么用生命本身就在用大脑。用生命,不是用想,要去摸索!

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

这时他从性起法界看缘起法界很清楚,到这里面随时可以出来。七地以前到这里常常会搞在这里面。

一般安住在净土里,心不为这些烦恼所侵,行身口意三业,这烦恼来不为它所侵的,这个叫阿  跋致,从八地以上,指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什么都不退,全部不退。这地方菩萨跟阿弥陀佛,与佛同一个方向,莲花一样大的。你只认识等觉以上的几个大菩萨。这里菩萨都是阿  跋致八地以上,都是胜莲花幢菩萨。

一般讲的菩萨都在七地以前,因为你还在乘波罗蜜乘。八地菩萨是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他的生命因素整个在转变,他不在这地方示现,他一定要以七地以不的菩萨示现,才可以避开社会,物理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因素。你遇到的八地菩萨,他不会与你直接来往。你是在娑婆对立拥有的。他已超过生理心理物理社会现象了。他来示现你也看不到。他知道什么完成,什么不会完成,他不会做不会完成的事。我们会贪著,会留下来。八地以上菩萨必须超越这四个现象,凡夫没办法超越,很自然就会与他脱队。至少七地以上才有跟他修。你没办法接受。退而求其次,你跟七地以下菩萨修,好不好!初住以上就不错啦!20110907

下面部分进入另一个领域里。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八十华严十地品之第七遠行地 第15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八十华严十地品之第七遠行地 第17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