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6:32】
复以深心多供佛 于佛教中修习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琉璃所磨莹
第三偈。
深心,与信心有点相似,比信心来得深入。
知道部分,只能叫相信,信仰,不是信心。轮回,业力,只是知道,接受了佛教的语言。
信心是透过实践自己真正的感受,信心本身是一股力量。你对佛教有信心,基本上是永不退转,而且会一直增长。经过实践体验出来的那个信心部分,它会跟着你的生命去流转,当你再来的时候,你就从这信心的基础上开始继续成长。有信心的人,绝对往生,而且随着信心的增强,品位逐渐增上。如你只是相信,还早呢,死就没有了。
从生命改造立场看,信心增长到某一个程度以后,才叫深心。指不作意,本来如此。
净行品讲到十心,也讲到深心,与这地方意义不同。
净行品以前的部分是信位,不入位,没有次第。以后的部分是法身大士位,初住位以后才有次第。这个深心是恳切心,是自己对自己的期许有一种作意。
以这样的身心来供佛。多,60%,多供佛,培养我们的觉性。他这么高觉性应该很圆满,六地而已。意思他在觉悟旅程中还有一段。他在觉醒的路上,尤其在前面饶益、摄受、教化、调伏众生的部分,这智慧还在继续增长。
志乐决定,志愿坚固,你的愿力、兴趣,确定在菩提道上,让自己的觉性趋向于止于至善的目标,追求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这条路你有没有确定下来,很重要。资粮道,有哪些需要做到,实际生活中部分弄好,诀窍,分寸,生命质感,气质要培养起来。相称。
确定生命品质要怎样去提升,至少能看得到能够珍惜。要全方位来,把自己应修正的部分有所觉知。所有情绪等眼前的通通要放下。
人生觉醒,趋向止于至善目标上,如何接受训练、学习?
佛是什么?人生觉醒的途径。在这人生觉醒途径里我接受训练,才叫教中。
我们追求的是释迦牟尼的真理,跟随释迦牟尼的足迹前进,追求他那种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才叫佛弟子,佛的信徒。
法藏,真理的宝藏。它是善根的温床。拥有真理,也愿意分享大众。
真理的下手处,叫法门。你有没有找到?你有了,善根自然增长。
把善根安住在真理的宝藏中,增长的当然是肥沃的善根。
把善根放在贪嗔痴十恶业上,增长的是无明烦恼,七情五欲受到滋润。
金琉璃,红色。善根很殊胜的意思,最殊胜的善根。
佛法中,金,指在那个族群中最殊胜的这样的作用。
如月清凉被众物 四风来触无能坏
此地菩萨超魔道 亦息群生烦恼热
六地菩萨本体部分。
菩萨善根增长从佛教中修习,是所有善根中最殊胜的,如月一样清凉,滋润我们的心灵,通常讲慈悲,不象太阳是破(智慧太阳在逼迫,很有力,灿烂,破执着习惯)。三十年前,一位教导主任参加磨鬼训练,改讲话“这个、这个”习惯,二个月瘦
即使佛,除烦恼热,都不是指穷尽的。如从化身佛来看。
法身佛,理体,在理论上是可以穷尽一切众生烦恼。
理论是本体,本体依相起作用,就不一样了。相有相的因缘,因缘不对时,没有用。每个人因缘、福德、智慧、善根,都不一样,度人,人家不给你度,你要很高兴,高兴你没业,那家伙业不在我身上,给他回向,希望他早日学佛,善根成熟,不一定跟我学。
这是学佛的心量。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导众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胜声闻道
六地菩萨相上部分。
六地菩萨还是再来人间,大部分作善化天王。现什么相并不重要,他的目的是要启发众生人生的觉醒。
诸佛菩萨都在人间,只是众生对面不识。直实的东西不必讲,只要做他要做的就好。
实质性,本质,真实的能力很重要。实力在于实质上的气质,而不在于表相上的东西。
医生不必要跟人家讲我很会治病,有那实力,把人家病治好就好了。
声闻道,指透过声闻的修法,包括正知见与触功德,本身的智能已经有了。
声闻乘与独觉道,本身的智能也是圆满,但他有一个缺点,接引众生能力不够。换句话自受用智慧很够,他受用智慧没有。尤其与众生相处时,常有烦恼。
佛法中,具有漏尽通——具有智慧,断尽烦恼,才叫阿罗汉。
很多人也是有特殊功能,走偏了,就不叫阿罗汉。印度只有有特异功能就叫阿罗汉。
▲人生有一块园地,你要掌握好,就是你要拥有自己的生命空间——隐私权。另外还要与群众相处得很融洽,两者互动怎样取得平衡就是修行的地方。
有些人,特异独行,把社会抛弃了,这种人顶多阿罗汉。
有些人,为了在社会上适应生存,把我消失了,不敢表达意见。怕老婆俱乐部,家庭暴力。这两种都不对。
阿罗汉是修行界的极端。
菩萨是在两者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表达非常圆满。既有智慧,拥有自己生命空间,又能与群众相处很完美。大乘菩萨要想成就,必须要有声闻道的基础。
▲要有家庭文化。家庭华藏工程班。每礼拜一天,放下来,不做事,不接电话,好好讲。3---5分钟,聆听、欣赏、接纳,不能批评。讲完,不能批评。活人法身慧命。
学佛过程,无尽的喜悦,生命的宝藏。离开生命,没有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