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第六现前地 >> 浏览文章

八十华严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13集(圆明笔记)

2013-07-04 11:37:27本站原创 【字体:

八十華嚴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13集(圓明筆記)

 

135757

复杂理论问题。

第三部分。见网增长。生名色芽。

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

十二因缘法。

每一个人修十二因缘不一定照这个逻辑。

一个行者经过长期理论熏修与逻辑思辩以后所订下来的十二因缘法,这叫缘觉。

独觉是自己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俯仰之间洞彻人生宇宙真理的这些人,绝对不是十二个,偶尔可能是十二个,也不一定是这十二个。

每个人生命经验与生命基础不同。

墨守成规,一成不就,保存经典原味,我们不反对,从修行立场不一样。

修学十二因缘,你会发现真正基础架构是四个阶段。

你会发现,假设你是很精进,只有三个阶段,表示你是在资粮道里,你要突破四个阶段,你才可以增长法身慧命。记得这个原则。三个,因要有缘,然后才会有果。因跟缘接触了果才会产生。无缘独因不成果,除非因很强,一点点缘,果会产生。独因独果,绝对因才会的。

如只有两个,没有因缘法,是一般讲的因果律。吃鱼是因,果变成鱼,不是这样,这叫凡夫。恐吓众生蛮有用的。

因与果之间有一个缘在里面。因要死时,碰到缘就非死不可。因为这个缘,使那个因发作,果现前。因,缘,果,你是在资粮道里。

要找出第四个,那才是修行者的开始。一般很精进的行者修习十二因缘法,最常有的是六个阶段。除非你是一个思想很缜密的人,数学脑海很好的人,才会一个一个去推。这是指自己独觉的部分。缘觉从这里面背出来就十二个,不算,那叫知识分子,不是行者。

通常六个,到八个,九个时程度已很高明了。

如有果位区分,到六个,二果;到九个阶段,三果成就;到十二个通通悟到,证阿罗汉。独觉对于他的层次的扩张有他一定的层次感。但是,就算只有六个或七个,你也可以证阿罗汉,阶次并不重要。

历史。

十二因缘法,不是佛教专有的。印度修行人已经有这些理论产生,只是当时六个,七个,十五六个的都有。佛陀时代也不一定讲十二。后来结集时,统一称十二因缘法。定十二个,与印度人数学发展史有关。印度发展到十二进位时候。天文学,宏观定位都是十二定位。

这天文学,数学,因缘法与华严学,华严思想形成相交融。它不是从无明讲起,从业为田,识为种前提性讲,业为田是背景。没有这背景,十二因缘法你用不上。生住异灭当中,你如看不出存在,如何舍识用根,转识成智你完全用不到。你怎么样子讲那识根智,都在存在那个地方用的。修行在住这个地方。舍六识也在这个地方。华严学把这个理论完全融合起来,成为这样一个法门。华严经是性海中东西,把性海突显出来,用这个法门。唯识宗就修这个部分。唯识看唯识,微观。我们看唯识,宏观,看得更清楚。

因因缘法是看宏观的,宏观里再取微观。

修学不一定,通常从无明开始讲下来,实际修学不一定,有的从爱开始,断爱,很多人从这个地方。修行从断爱开始,确实是个方便。有些人从断贪开始,从世间法,贪可以断,爱不能断。你甚至可以从平行线切入,十二因缘法切入面相当广。

初期我希望能够从六个因缘法开始去建立你的思维模式跟推理架构,这是方便法。有这基础,再去扩展与架构,就不难。

如一开始运用十二个来修行的话,你都在背东西,会一直在背,最后变成知识型的东西,会障碍我们用心。你背十二个,一定从无明念,往下去,会变成单行道,大脑取向。

六个阶段是最方便的,正转也记得起来,后转也记得起来。不管从哪里下手都可以,至你可以反转过来,在思维上你很灵活,那个时候你带着疑情参,很方便。

如你认个六个负担不起,最少要四个开始。这是法门。

十二个用哪几个,无所谓,要你自己去找。要你在思维天地状况会有几个着力点在运作。那合理的推理是建构你的思维模式,不是大脑的思维模式,但一直在里绕是不对的。你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不管从哪地方下去,都可以。你会逐渐扩大,修正,会发现你的名相不一样,解释法与他哪一个很像,就产生你的正确的思维模式,这叫正思维。

下面看不正思维如何产生的。

见网增长。生名色芽。

见网,就是知识的展开,通常以意根为主,不只是意根。我们被意根搞乱了。

有几个非常特别。鼻子,狗鼻子很厉害。点香不要超过十分钟。鼻子有一种天赋,资生堂培养香水师,从小学闻香味。这种能力发展也叫见网,不只意根。

舌头,也有它的专长。森永牛奶糖。品酒师,舌头的触感敏锐。

名色增长。

这部分增长产生名色,因为它有区别。

插花,会鉴尝的分品级。艺术品区分。知识作品也一样。所有知识展开都是层次与种类的不同,这叫名色芽。随着见网增长,名色芽就增长越多。名色,从见网增长以后产生。

A、识性发达是这种人;

B、根性发达,你就反应准确。

C、有些人不用脑筋,与畜生一样。

C、根性不能起作用,识性不能发达时候,先培养识性,先把我执坚强建立,以后才能破我执与法执。没有我执,不能定位。不知道我执在哪,怎么破?

B、没有识性,就有根性。

你有哪一部分,修道一定要看清楚。这是很重要的行法。

他顺着不正思维下来是这个样子,正思维是什么样子,要一个一个去翻啊。

我们不怕见网增长,就怕我不知道增长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我这个人就是贪吃,我就是贪钱,贪爱。认识清楚,我要怎么破,法门一来,你就能对治了。我拿那个方法来改进我的缺点,那你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你哪个方法都找不到了。缺点是左边。缺点大,以缺点为主。

有人看到自己优点,就右边。发扬光大,也可以。让缺点部分越来越小。

左右两边,哪一个好用用哪一个。

一定要看清楚自己,最重要,不要隐瞒;对别人磊落光明。

名色增长。生五根。

层次,种类产生以后,人会产生几种现象。

五根,信根,念根,勤根,定根,慧根。

信根,念根,一定要有,没有就变成贪嗔痴慢痴。

五根成长,会变成五种能力,叫五力。

如名色增长不是朝这方向走,是朝贪嗔痴慢痴方向走,就完了。凡夫因缘岔路从这里分开。名色增长没有错,看走哪条路。社会上财色名食睡。

天地人生的变化就从这个地方,五根一步一步走上来,就整个开始变了。诸根相对生触。

六根透过名色增长,起分别作用,五根讲的事实上就是六根。从体上讲,讲前面五根,从相上讲,讲后面的六根。

诸根相对。生触。

信念勤定慧五根,接触到的境界,就是左右两面境界,顺境,我要怎么办?逆境,我要怎么办?顺逆就是六尘境界。只是把六尘境界划分为两个部分,顺境与逆境。

触对生受。

接触以后,产生受,就是喜好。喜欢不喜欢?好恶之心,就回到顺逆境,你要怎么样。

不得到的时候,调整一下心境;得到不好的,要调整。如意与不如意,就是修行的地方。

受后希求生爱。

产生受以后,产生希求,希望得到,产生爱。你所希望得到,或希望不要得到,都一样。

触,受,爱,取,可以并成一个,因是内心里微妙变化的过程,没有必要分类这么细,只是一个阶段。就看每一个行者了。

但教人时,从知识性立场来教,就要交待很清楚,几个关键就在这里。看受教时要求得微细不微细。学为什么时候,这地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一个关键。20120407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12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14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