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第六现前地 >> 浏览文章

八十华严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09集(圆明笔记)

2013-07-04 11:35:44本站原创 【字体:

八十華嚴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09集(圓明筆記)

 

09

观,都在定中进行,这是理。教相,在生活中要做。

三个大悲。大乘行法的标准。悲智双运,以悲为首。四个之中,三个大悲,一个智慧。

做不到,叫德行不足,不足以服人。越聪明的人,越发现德行不足。想通了,看懂了,与智慧无关。定外的叫知识。进入定中的,才叫智慧。

好呆的,做到了,德行就有了,德行有了,就可以服人。

在定中,置心一处启动,才叫生命观境。

定中求得智慧的人,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一定有那个动力。不是定中得的,知道,不愿意实践,不是从生命中来。

观世间生灭,叫二乘观法。一切智。

佛智,BQ,叫一切种智,广,深。打开,要缘那个境界,都能讲。人生生命里所有东西都懂,是缘那个境。一切种智离不开一切智。

我发愿一定要懂华严经。先花五年时间读其它经典,阿毗达磨,打圈重点。看第二遍,不圈的都是重点。看过回过头来就懂了。先吃最难吃的。修行不要怕不懂,不懂的先看,不懂的都懂了,懂的就不要说了。资料性你要去查了。

生灭,是传统的讲法,华严叫逆顺。顺就是生,逆就是灭。

原始小乘,到大乘,到一佛乘。到第四期佛教是我们开发的,学术理论要向未来看。

研究佛教演变的关键,为什么一佛乘会停止?为万世开太平。发大菩提心,续佛慧命。这就是传承佛陀法身慧命的DNA。我们这一代人摸索中不一定成功,不用担心。一定会为历史留下重要的印记,一个普贤行者要有这样的胆识,这样去撞。要懂得真实的价值与意义,把历史看清楚。

原始佛教:要开智慧,观世间生灭。

疑情,这样活着对吗,就是出离心。无常你已看到,不见得你能表达出来。

象限转移,就转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考数学有用吗?要去问为什么要弄这个,这就是观世间生灭,你有善根,会摸索,人生真实的生命是什么?我高二跑到台北学易经,读战国策。一定要激发起生命的活力,看得到世间生灭。强调这部分是不离根本。

你要懂得,在没进佛门之前,你已有一套。只是你那一套被教育方式把你污染了,所以你不会用。有时想用,又不敢用,因为你有威胁,有恐惧。你有主见,不敢表达,有压力在,丧失了自我,要把那个自我培养起来,然后破我执。我不出来,没有自我怎么开智慧,开智慧一定破我执。华严疏抄。

下面讲智慧时,带有慈悲。一个前提,慈悲永远是智慧的三倍。一个原则。这是大乘的特色,华严一佛乘特别强调。智慧从众生中来,若无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就智慧华果,这是华严基本命题。用阿毗达磨,有办法展开这个部分。

世间受生。皆由着我。

我执,要很明确。没破之前要看清楚我执,看清自我,我就是这样,才能破啊。先看我在哪里?我就是贪财,贪功。不敢肯定有我,不具备修行条件,你已戴面具了,没有开悟机会。然后,去准备破我执。因缘一到,把它打下去。

平常、平凡、平淡,才有可能平等。

先肯定现实的人生——生灭无常,看清楚状况;然后,再去找寻真实的人生。

若离此着。则无生处。

上两句,这是第二个原则。世间法的公式。

世间有为法,是这个世界的现象。

佛法讲无为法绝对的立场看有为法,一切都是无常。

观心无常。世间是心的作用,心是妄想心,执着。人是会死的,但生命绝对是永恒的。你死了,这里因缘结束,这世界不存在了,你的生命转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被业力转过去了。修行人到哪里,是他愿力与修行功德力把他转过去。修行人看这世间,这世间就是净土。这才叫生命学。

关键是你的心,妄想心就执着于我,世间森罗万象;不执着,世间就不产生,生命故乡自然就现前,世间的存在与现象就消失了。生死是什么,你不懂。

华严一佛乘,直接就讲这里,根本定义要弄清楚。20120310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08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十地品之第六現前地 第10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