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命本质从哪边下手都可以,哪一地都不要紧,自己要想办法。修行不在正行的技术面,不难。开悟,来这里前行准备充足,保证三年开悟。
要的是前行的部分,五大人格性健全就可以了。身心健康,两方面看。
(一)做事。看你会不会做事。叫你煮饭,把餐厅的事包括进去,餐桌擦干净。现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知道整体要怎么做,就是不会做事了。
处事要怎样处事到圆满,是你的功夫。横向纵向分工上你做不好,人格性已经有总是了。
(二)待人。适当时机讲适当的话。
五大人格性,每科要85分以上,一二科75分不要紧,有一科60分就不行了。
瓶颈不是问题,书读多少不是问题,是什么身份不是问题,八字不是问题。只要身心健康,在生活里很正常。处理事情很正常,不是搪塞。
认真是条件。你要有认真做过几件事情。在家有没有孝顺父母?在学校有没有认真读过书?有没有认真上班?有没有认真持家?
你这样真正认真处理过事情,你看这世间是清楚的,是明白的,最重要是正确的。然后你对世间会产生一种,这样对吗?为什么要这样考试?这样读对不对?读国文要干什么?我这样活着对吗,有意义吗?我是谁?你会这样反问自己。这时你认真检讨现有世界,好象发现这样好象不对,应还有更好的方法。你检视,正视现有世界的问题。答案叫苦空无常无我。
你开始有一种苦乐参半的情况,你有这检视的问题是健康。你会进入一种情况,那到底真的是什么?人生来这地方要什么?你是对真实的摸索。
这你是对两方面的摸索,一是对苦的摸索;一是对真实的摸索。
当你这样摸索时,资粮道的三个条件就具足了。
一,健全的人格性。
二,对现实人生的正确认知。正面的态度。
三,开始摸索,追求真实的人生,真实的生命。
有这三个条件,开始去找怎么修行其实很快。因你已进佛门了。鲑鱼就产生了,返回生命故乡出生地,不迷路。
你有没有在摸索,找寻真实的生命?你从第一生命去摸索可以,从第二生命去摸索也可以。你已到交流道口,华严来了,一佛乘直接就上去了。下一站绝对不会迷路。你已上了第六地这一站。
十地品,前面有前行,在他化自在天,或在摩酰首罗天上面讲的。这二品经没有。也不可能有。估计要20卷以上,含偈赞品。因十地品是非常富贵的一品。诸大菩萨所作供养是非常繁琐的。
一、读诵十地品,虔诚,先把心空掉,绝对的心境,你就会空了。读诵时,那个福报自然流进来。带着疑情。带着谦虚、接纳的心持诵,天宫的福报自然流到你这里来。你的福报不可思议,他会在你生命中兑现。
二、六地,现前地,讲智慧。主要谈十二因缘。智慧根本还在十二因缘上面。但,你要绕着十二因缘,你会是凡夫,会很聪明,没有智慧。
学十二因缘,是要破十二因缘,才能开智慧。十二因缘钩锁你要了解,要了解此方世界是怎么运作的,你才有可能出三界,要破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是随阿毗达磨逻辑观逐渐展开到十二因缘。历史上在五停心观之因缘观的训练里头,这里有人达到十六,有人十三因缘,最简单三个因缘就可以完成。佛陀定为十二因缘。
学佛,脑瓜豆干要变成豆花,水花花的,很有弹性。人家那样讲,要接受它,这叫聆听、欣赏、接纳。不要一定什么什么。不要二分法,这是个陷阱。
任何一方一个新的见解都要能欣赏他,他是怎么结构起来的,从这里结构它。在生活中,要能接纳不喜欢的意见,这叫涵养。必须去适应,包容,接纳。你要能接纳,生命才多样化。
你不是不能接纳,是一时不能接纳,以后你就接纳了。流行,你可能会很喜欢,你本身带有叛逆的因素在,你只是不知道。认识到,你是有智慧的。
(一)智慧,在中国语言中与忍有关。
这个忍,不是曲忍,不是忍辱,是等待,静静地等待看事情的变化。你要能等,一种状况产生,不要马上反应,反应越快,你越没有智慧。忍,就是智慧。对一件事情的反应,你等得越久越有智慧。对一件事情,不能接受,等一下,不要马上反应,等二下,等越久,你对事情的看法越正确,那叫智慧。一发生事情,马上就反应,状况没弄清楚。没有智慧的人,说“早知道”,反应太早了。生命追求这个早知道,就是这个智慧,不是聪明。这个智慧,只有等待,对任何事情等待。等,没有忍的苦,有一种欣赏,观察,有一种成长。从这里来学智慧,这是直接的生活方式。修行在这里。
修养是忍受、忍耐、忍辱。修行是等待,差别就在这里。你要能感受到修行与修养的差别在这个等待上。你能区别,今年没有白活了。你懂得等待,人生就很宽敞。一等,大方广境界全部现前,智慧全出来了。
(二)从禅定中可以得智慧。这是另一个向度来看的。只要入禅定到初禅二禅,肯定不会开智慧,那是修大福报。社会上很多大企业家,凭这种福报来的。
禅定怎样修智慧。到置心一处就好。去看心念。
禅坐,有喜乐,特别要注意。见到很多佛菩萨,都是三十二相庄严,境界很殊胜。你就知道那个人是谁。这叫到了禅定的世界去了。他不是佛菩萨,是禅定的天人。你被迷住了。你已离开置心一处了,拉不出来了。进入禅定不能断烦恼。
置心一处,使心不乱,若心他缘,摄心令返。
心要安住一个地方,不要跟着境界跑。
境界来,糟糕,又输了。你要看的是那个念头。这是生命改造最微细的地方。要进入那念头里。禅定里,都是很微细的综合法尘。只能看到概念的尾端,不能看到概念的前端,如在找念头,那叫初果相。如没有找念头,你会变成宗教野心家,以你的成就来炫耀,进入魔道了。
置心一处,生命观境现前,是向念头那边走,横出三界,转过来。初果相进入初果。往前走,看开形成识的过程,证二果。看到色或声音境的单一尘境进来,停在受地方,证三果。华严行法直接到这里。这个区分出来,就进去,到三果了。
如尘境一进来,就停在色那里,受也不接受,四果相。你要训练不让无明介入,流入萨婆若海,证阿罗汉。
关键在,你要向念头处看的时候,真功夫在这里,几百万次在这里失败的,这失败增长善根。从置心一处开始到念头看去,是无漏福,下辈子一坐就开悟。但第一阶段置心一处要弄好。这一条路走过去在菩提道上,是真修行,龙天赞叹。智慧这样产生的。20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