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明法品 >> 浏览文章

八十华严 明法品 第14集(圆明笔记)

2013-07-05 23:56:59本站原创 【字体:

八十華嚴 明法品 第14集(圓明筆記)

 

144800

结论。

佛子。菩萨满足如是愿时。即得十种无尽藏。

何等为十。

所谓。普见诸佛无尽藏。总持不忘无尽藏。决了诸法无尽藏。大悲救护无尽藏。

种种三昧无尽藏。满众生心。广大福德无尽藏。演一切法。甚深智慧无尽藏。

报得神通无尽藏。住无量劫无尽藏。入无边世界无尽藏。

佛子。是为菩萨。十无尽藏。

前面讲十个愿,能满,就可以得到这十个无尽藏。前面的愿告诉我们,在佛法中应怎么做。佛法,指心性的觉悟,在这个觉悟的菩提道上,你要起大愿,怎样使这个觉悟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有十种发愿的方法,就是有十种方向或立场,这样的原则。当这十个愿,十种立场都能满足,就能获得这样的十种无尽藏的结果,它指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开发,这有无量无边的殊胜的境界,这点通常很难体会当中的关系。

它的一个前提,就是你在人生的旅途过程中,彻底地醒悟过来,醒悟有两种。1、目前是错的,发现了正确的方向,在这种正确的方向上,你应该要积极勇猛去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你假如能够确定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在这一条道上,要用这十个方法去达到那目标,有没有达到,你不管。现在这十个方法,你要卯劲全力,去把它兑出出来。有没有兑现出来,你也不管,你一定要去做就对了。当你对这十个方向,能够这样用功地去做,就可以获得这十种无尽藏。

现在问题,在于我们对于人生的觉醒,好多人没有办法觉醒这些东西。虽然进了佛门说觉悟觉悟,现在大家多少也学了佛,也知道了,应三归依,应受五戒,应吃素了,这些能依教奉行,这并不表示你已经觉悟了,只是接受这种方法而已,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就象我们到美国去,第一天第二天,不感觉,反正都吃素,不过他的素就是很奇怪,跟吃草没两样,都是生的,冷的,吃了一个月以后,一想到台湾就想赶快跑回来。他那热的也很怪,那叫做汤,其实应叫做羹。这是告诉我们说,你能不能够接受的问题。能够接受,并不表示你真的喜欢。

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对于佛法大致上你是接受佛教所讲的语言模式,并不是真的在人生当中觉醒过来,这个觉醒才是真的功德。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做什么,不一定,但是幸福,学佛,你一定要觉醒。这倒是真的。觉醒是什么?不是语言文字讲的,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全方位来讲,你一定在某一方面会有所觉醒,其他方面大概都不知道,那么,你那觉醒的部分假如是被其他不觉醒的部分覆盖的话,你就有可能堕落了。你这个觉醒部分,假如能够尝试着去对抗那些不觉醒的部分,通常来讲,你的人生是很痛苦的,因为你会一直怀疑,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为什么不能够这样?这样就表示你有两套标准,当这两套标准起冲突的时候,你的痛苦就产生了。所以佛法给我们一个标准,你就照着这个标准,这个是减除我们痛苦的最好办法,但是这个标准却又容易让人家产生惯性,佛教徒就是不能吃肉,没有为什么,真的吗?就这样吗?当然真的。当你看到人家吃肉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佛教徒也吃肉?佛教徒吃肉又怎么样呢?我们只能说,我们这些佛教徒不吃肉,是比较有福报的。他们那些佛教徒不知道不可以吃肉,因为他们的因缘如此,对于他们的状况,也不便于批评。

但是我们要觉醒的就是,我们的不吃肉是习惯的,意识形态的,还是你真正的觉醒,这才是觉醒。他们不吃肉,是习惯的,意识形态的,或者他们真正有所觉醒?这一点是牵涉到你人生中到底是醒悟不醒悟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重点在你醒不醒过来,你能够醒过来,那什么都对。你不能够醒过来,那很有可能,你就算都做对,也不过是人天福报,不是我们真正了生死出三界的标准,这是我们要有的认识。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真正的觉醒,你确定了,然后从这十个方向来发起这十个大愿,我们又卯足全力地实践,这样下来,你就可以得这十种生命中所开发出来,所谓不可思议的宝藏,这个叫无尽藏。这个部分是觉醒以后所用的,不是脑筋去推理的。

这些东西,可以与前面十个相对,也可以不相对。通常不跟各位讲相对的,让我们了解说,生命宝藏,你要怎么开发,这样就好了。前面十个方向,你自己要去努力地参,去实践,有没有兑现不要紧,能够这样做,你就能够得到生命中你那个宝藏的开发状况。

第一个、普见诸佛无尽藏。。

普见诸佛,有两个意义。1、普见。一时呈现,同时它都可以出现。如有一百个佛,不是先见第一个,再见第二个。。。一百个同时可以出现,与脑筋想的不一样。

2、诸佛。指一切佛,一切佛都能同时出现。一切佛,希望大家不要拟人化,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人,就成佛的一个人,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就会有障碍。因为拟人化,最容易使人产生迷信,尤其在末法时代里。画成佛像,就有人问,这个佛长成什么样子?他一直要看这个佛。换句话说,你只能接受人形像的佛,不能接受真实相的佛。在印度人他讲佛、讲菩萨,都用字母表达,不要给你人的印象。可是我们却喜欢执著在人的影像上面,你怎么知道佛长成这个样子?这是人画的,你可以画另外一个样子。

佛,就是觉悟。用字母表达是比较贴切的。

大日如来,光明遍照一切处的这种德性,就是这个样子。用如来讲,就是德性。

阿弥陀佛,是无量的觉悟。是什么样子?他用语言文字表达,不是用人来表达。

药师佛,是我从病中醒悟过来的醒悟。我从各种不同的挫折、逆境中醒悟过来的那种觉悟。这两种觉悟,会一样吗?画起来都一样啊,表示我们在认知上有很大的差距。

讲普见诸佛,大家应该从我们生命的内涵上面来看,你地一切事都可以觉悟的,这叫无尽藏。我们现在对一切事都是惯性的。

第二个。总持不忘无尽藏。

表示这种状况,他的肯定,这些状况它本身是这个样子,你能不能就现实的状况,能够很确实地都掌握得住。我们在现实世界没有办法全面掌握,我们是就某一方面去了解而已。比如说对人的了解,只是就某一方面来了解,你没有办法从各方面来了解。同样,在现有的世界里,在生活中,你了解多少呢?我们指某一层面,没有办法完全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能叫总持。我们是从某一部分下,人很容易就你所入的部分,去做执著。而且情况一过,你就变了。两个冤家死对头,后来可能会变成好朋友。原来是好朋友,可能变成冤家死对头,为什么,容易忘记。今天因为什么原因,那前面的原因就变了,真的是无常,对这种情况,你无法总持不忘。

所以,总持不忘的意思,总持,现在语言叫宏观。我们一般都是就某一部分去执著,也不是微观,只是执著从某一个角度上看。

宏观的,是各个全方位的你都能观照得到,这叫总持。通常从宏观来的,就比较不会发生偏差,也比较不会忘记,因为他因缘组合变化,比较不会那么执著。我们的生命中要这样去开发。

第三个、决了诸法无尽藏。

我们对一切法,大概只就你本身所了解的那个部分这样来讲而已,你没有办法对所有的法都很清楚。我们学商的,只了解商的;学工的,只了解工的。。。你能不能突破你的专业范围?

在这个地方讲生命,是讲人性,人性是无障碍的,各方面都要去了解,它不是要了解,他本来如此。就象我们,你看看,嘴巴吃东西下去,养分会遍及全身。它是能够贯通的,在生命里它本身是一体性的,所以它能够决了诸法。

大悲救护无尽藏。

大悲救护,也是一样,对于众生是一律平等的。我们从个人主义上来看,是每一个众生需要平等,假如从宏观的立场来看,众生本身都一样。

我们讲过生命树的生命观,与生命果的生命观。生命果,只能够了解自己,不能了解全体。生命树,可以从全体中来了解个别,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说大悲救护。

种种三昧无尽藏。

三昧,正受。正确的享受,或正当的享受。受,是一个没有副作用的感受。有副作用的就不对。

种种三昧,从各个方面来都可以进入,它不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那个享受,他是一种因为修行而得到超越的那种禅定的享受。

满众生心。广大福德无尽藏。

我们就一个人来讲,人有所求,你要不要满他的愿?有些人所求是很不恰当的,有些人所求并没有错,可是你没有办法满他的愿。

比如这几天有人到道场来,他说他曾经吸食毒品,现在想要戒,可是没地方,想到道场来住,你要不要借给他住几天?他要能改,当然很好,可是想想我们现在的环境,万一他哪一天偷吸毒品,那我们就完蛋了。所以你没有办法去帮助他,不是你不愿意帮助。不是我们对他不相信,因为这种有前科的状况,我们没有办法保证,只能够说,要不然你去找谁,好不好?大概我们只能这样讲,不是你不负责任,是你根本没有办法负责任。所以,有些事我们真的是做不到。你要不要满众生心呢,众生有这种状况。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一个行者,要想具有这个广大福德,还很不容易,你要满众生心,你的福德要够。

现在的情况是,你有困难,我帮你解决这一下子可以,你真的有很多困难,我们不见得都能够,而众生的困难都很多,尤其在裟婆世界,所以我们在发广大愿的时候,各位要知道,他有前后轻重的区别。

演一切法。甚深智慧无尽藏。

法,很多,其实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到达真理的途径有很多,这个途径我们要一个一个讲,才有可能。就需要甚深智慧。假如我们没有甚深智慧,那这些法没有办法充分地表达出来。

报得神通无尽藏。大家比较感受不到,因为他的本身是从修行中显现出来的。我们真的有在实践行门,你就可以感受得到,为什么修行那么殊胜、迷人?我们今天进入道场,你就应该好好修行。不然,对自己是一大损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你进入道场,要赶快找到法门,法门很多,运用变化的法门很多。但是根本行法,一个,就好象我们盖房子打基础的部分,都一样,挖地基,灌水泥,都一样,这个时候你要注意的就是,搭配的问题。多少泥,多少水,多少沙,多少石头,多少钢筋,怎么样架构起来,做好以后,这些你谁都看不到的。看到的是上面的部分,打完基础所建设起来的部分。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法门,几乎都是上面的法门,楼房部分的法门,而你没有基础,那些楼房根本不可能盖起来。可是,我们看到楼房,都一直要盖楼房,都不知道要打基础。

你要想得有楼房的广大神通,必须把基础做好。没有强固的基础,楼房不堪一击。

基础,就是你要先把数息观做好。修数息观,基本上学佛本身没有副作用。

我们会弄到产生状况,是自己本身的问题。通常有两个:

1、我们已经有问题,你自己不知道,比如说心性有残缺,人格有偏差,动机不正确,这个就是自己的部分。你说没有啊。你可能在想说,“我赶快把它学好以后,就怎么样”。这个赶快学好以后就可以怎么样,那个“赶快学好”的动机,就出问题了。好象我们有小孩,赶快把他长大,把他拉一拉。不能拉。他要成长,会自然成长,会突然成长。但你不知道。

譬如学佛,修行,将来我们学成就以后怎么样,这没有错。你知道什么叫成就,你现在已经设定目标了。

2、我们要想拥有神通,是从实修的基础上来,不是从知见上来。从实修的基础来,会有神通,可是实修所显现的神通,不是知见的神通,知见的神通是吹牛的,错误的。

实修中真的神通,从修行中看,入定,一起观,我要观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会现前。我要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现前,那个还是化境,幻化的幻境,不是真实的。你要观那个境,那个境会现前,可是你一出定,那个境界还是消失,这个叫修得,是修行中所得到的神通。我们都还认为是幻境,在禅定中会有幻境出来,所以才叫色界天,就有形相,就是有境界。这个都以为不可靠了。你想像的东西怎么会正确呢?

 

住无量劫无尽藏。

我拜访常照法师,他也说,我们就好好做完,好好再来。这辈子这样做,证明我们前辈子也这样做。这辈子这样做,证明下辈子也这样做,行菩萨道永恒地前进。

你要了解,生命是这样无止境的。我们不是啊,财产,我们五个孩子,分多少,哪五个?水灾,火灾,不孝子,盗贼,遗产税,五个。拼命赚分给他们,未必你想象的。

我们要的是这样一期生命工程,我们尽力而已,让众生获得利益,下辈子因缘继续再努力,不是在这有限的时候里头要去做那无限的事业,只有头破血流。我们锁定这样的目标,尽情地挥舞我们的生命能量,这样就好了。在生命的彩画,要我们自己画,怎么画,无所谓,没有办法比较。你就你的立场,尽量地画,就对了,那是没有人能跟你比的。这个才叫住无量劫。

入无边世界无尽藏。

世界很广大。学华严的知道,我们人生,所在的所在的世界就这么小,顶多这个地球而已,叫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具卢洲。东胜神洲。四天下,我们在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你都看不完了。不要说世界各地,光台湾你就看不完了。台湾有一棵树,有一百多个树干。

一个须弥山,六欲天,一千个这样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中千。十亿个叫大千世界。世界无边。四百一十亿世界,才构成一个佛国土。华藏世界世界有多少,没办法想象。

所以,不要用我们的立场去想事情,想太多。人生中很简单的生存原则,当人家有意见,照你的意见做;你没意见,我有点意见,大家就这样做。

人家有意见,你还有意见的时候,那你这个世界就不好过了。

我们要懂得接纳别人的世界,你才有办法入无边世界。这是生命的宝藏。不懂的人会执著在所认为的范围里,那个痛苦,就是你自己享受,别人绝对没办法帮我们这个忙。

这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开发,从前面十个愿过来;有了这十个宝藏,你可以有十种藏。

菩萨得是十种藏已。福德具足。智慧清净。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这个福德不是财富的福德,智慧清净不是聪明伶俐的;他对生命感受相当地够,这个福德,我们这样讲,各位比较感受不到。

我个人例子,我发愿要讲经以后,我觉得这个人生,冥冥之中有一个模式会出现,而这个模式出现,它在隐隐约约当中,会走得很完整。刚开始在讲经的时候,我自己想,这要去讲经,是不是带个佛像,可是家里的佛像不好意思请下来,就一直想要一个佛像。那时在火车站那边讲,下来东张西望,就有人卖佛像,刚好的,那个形状刚好够你用。

讲了一年多,我在想这讲经,假如有人要来挑战的话,要怎么办?他不知从哪边出题目,在礼佛时,跟菩萨讲,要派个护法来,要不然别人把我板倒就很难看。就有一天,睡午觉时,就突然楞严经上讲什么,假如是这样的话,你就应该怎么答,怎么会有这个问题来呢。哪天晚上,讲到一半,就有人杀出来了,他说好了不要讲了,我问你啦,你讲的那个样子,我说奇怪,刚才在睡午觉,怎么现在那题目就跑出来了。

好几次,这种情况,他会一再地去调整这些。

我们看起来都生活中的事,在单位三十万贷款下来,想一想说来买一部大藏经,搬家又辛苦,钱用在哪里好?我想就随缘好。就买了当时市价三百万的房子。你为什么有办法,不知道。它自己就会一直调整到你需要的地方。看起来,只有一点点的力量,事实上它会发挥很大。

有一次奖金,发下来十万,这十万要干什么?买汽车来,很方便,讲经搭车要好几个钟头。突然间一个念头出来,假如没有开车的命,那车丢掉,十万就丢掉了。假如有开车的命,应有一个什么方法,有一部车就对了。那时刚买房子,就先买家俱。不到两个月,人家说这样好了,你买个车子,我们要请法,你就开过来,好,去找你很不方便,好了,人家就送你一部车子。它就会自己去转。

你在弘法的途中,这些情况它会自己显现出来。不只是物,不只是这种财的部分,包括你想要修法,需要什么样的法本,需要什么样的善知识的指导,它都会有,这个叫福德具足。

智慧也一样,你要跟人家开导佛法,让他人生觉悟,你要懂得善巧方便啊。

念佛是佛法中的一法,没有错,但是你只教人家念佛,不教人家怎么念佛,那个不算佛法。

我们除了要讲是什么,更要讲为什么?因为人生遇到的境界,方向相当的广,这个智慧清净,是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自然显现的,能够饶益众生,而没有障碍,这才叫智慧清净。它下面讲的“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福德具足,是指自己本身,他会具备一些条件,智慧清净,是要给众生利益的,直接的东西。你自己本身没有福德具足,你要给众生的智慧,会不具足。

圆明于2013112周六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明法品 第13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八十华严 明法品 第15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