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复有十千紧那罗王。于虚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从火焰中。有大风起。吹我宫殿。园林池沼。宝多罗树。诸宝铃网。诸宝缯彩。璎珞鬘带。诸音乐树。诸妙宝树。及诸乐器。一切资具。咸皆震动。自然演出佛声法声。及不退转菩萨僧声。发起大愿菩萨道声。住于无上正等觉声。
云某方某界某国某处。有某菩萨。发菩提心。出生大愿。
某方某界某国某处。有某菩萨。修行苦行。于身命财。难舍能舍。
某方某界某国某处。有某菩萨。为速圆满一切智智。积集菩萨功德妙行。乃至究竟无作法门。
某方某界某国某处。有某菩萨。往诣道场。坐菩提树。降魔军众。成等正觉。
乃至某方某界某国某处。有某如来。转大法轮。
某方某界某国某处。有某如来。作佛事已。而般涅槃。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阎浮提地及草木一切所有。末为微尘。此微尘数可知边际。我宫殿中宝多罗树。乃至乐器庄严具等所出音声。演说菩萨名如来名法名僧名。所发大愿。所修诸行。及佛菩萨。所游所住。所说所化。无有能得知其边际。
善男子。我等以闻佛声法声菩萨僧声。菩萨所住行愿声故。生大欢喜。来诣其所。时婆罗门。即为我等。如应说法。令我及余无量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七情五欲,会使人产生狂热。如集邮集到眼红。产生欲望执著时,心火上升;修行非常专注时也会产生这种情况。对欲望执著会消耗生命能量。
修法不会很累,会增加生命能量。火焰,指智慧的光明能起作用。宫殿,是心坎。
震动时自然演出三宝声。《弥陀经》中也有这种情况。
声音,都不是语音。当作是一种声音,就弄错了。有声的声音你容易听到,无声的声音你却体会不到。
佛声属于觉悟声,它在哪里?你自己体会看。你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突然领悟到某一种标的,或某一种状况,你会说,啊,原来如此,或内心有一种感受,这些都属于佛声。悟到法身,就听到佛声。
风,水。树的成长、开花或落叶、凋零,看它自然运作的状况,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有一种感觉,这树是这样成长过程,对于这过程的了解,叫法声,你听到了。感受到自然运行的法则,叫法声。
你在修理一个东西,搞不懂,你后来弄清原来是什么,然后把那根源给接上了,叫僧声。
这些都属于无声的声音,统称为音声忍,寂灭音,寂静音。看到什么东西都没有,被你看到。听到无音,无音是一种声音。
寂静音在行门上是怎么证入的?证无生法忍容易。到音响忍,不容易。解析连续的声音,它有空隙。日光灯,阴阳极,分子与分子之间有空隙,能切入那个地方不容易,这叫音响忍。眼睛进入每秒1/70,看不到光线,看到黑暗;在光波与光波之间切入,什么也看不到,这是定力。看到1/60,与它频率相等,看得到很亮。我们看到是连续的累积。
有量与无量。
有漏福田,是有限的,不管要不要,不管感受到感受不到,它都再现。对小孩子学钢琴,高级车接送,她不想要没有办法,她要的要不到。它随自性而出现。
无漏福田,无限的,最重要的是品质。要的时候,刚好就现前,出现得恰到好处,会真正让你发挥效果。它随因缘而出现的。
这地方讲的,有限的是随着因缘的,无限的是随着自性的,修什么什么都能成就。
学华严,展开来,一定会相应,这是自性的部分。从自性而来的,是无漏的,无限的,自性去相应它的。仪式的部分是因缘的,从仪式,是因缘法来的,得到的是有漏的。
多提疑情,华严看看怎么修?华严说到自性,已破了时间与空间,不可思议。
复有无量欲界天子。现高大身。住虚空中。以诸种种上妙供具。恭敬供养。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其火光明。下照阿鼻及诸地狱。诸所受苦悉令休息。我等遇此光明照故。心生净信。以信心故。罪垢除灭。从彼命终。生于天中。以惭愧故。为知恩故。舍离欲乐而来其所。恭敬恋仰。无有厌足。时婆罗门。为我说法。能令我等及与无量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心生净信,非常重要。信心,不是宗教狂热的信仰。佛法讲的信心是什么,不能体会,提疑情。信心清净,深信。我生生世世,下辈子绝对子见佛闻法直到成佛,能不能肯定?
以功课为第一,其他事情排掉,这是学佛人第一个信念。可以在任何世界中见佛闻法。
有此净信,地狱都除掉了,更何况在为间受的罪。
尔时善财童子。得闻如是种种说法。心大欢喜。踊跃无量。于婆罗门所。发起真实善知识想。头顶礼足。恭敬合掌。唱如是言。我于大圣善知识所。生不信心。而怀疑惑。唯愿圣者。容我悔过。时婆罗门。即为善财而说偈曰
若有诸菩萨 顺善知识教 一切无疑惧 安住心不动
彼当决定得 诸佛自然智 降魔坐道场 广度无边众
真实修行,把自己放开来。吃饭有没有好好吃?睡觉有没有好好睡?会睡的人不翻身,吉祥卧。释迦牟尼只睡四个小时,吉祥卧,不动。
不管翻不翻身,必须清清楚楚。警觉性都很高。
道宣律师不倒单与窥基法师。
一个善知识教你真实教法,你不一定知道。佛法没有一定的。
修一切法都一样,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与仪式的修法不一样。
七菩提分、八正道,是释迦牟尼多生与善知识累积学而来的,才震开。
尔时善财童子。闻此偈已。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间。即得菩萨善住坚牢清净三昧。才触火焰。复得菩萨寂静乐神通门三昧。
善财白言。甚奇圣者。如是刀锋及大火焰。我身触时。安隐快乐。
【生活中历炼】
即登刀山。自投火聚。自己去接受生活中的状况,有勇于尝试,去感受人生,去感受众生的心,去感受生命的历炼与体验。
才触火焰。一接触就体验到。有了就好了,他是要那个体验,不是要那个成功。去投入,去参与,就会知道众生的心为什么是这样子,你就得到了。越是苦的地方,他感受越深。
让生命更升华,更超越。是讲这个法门。你只要有这个体验,你的人生观非常难得。
菩萨看生命的本质与生命的存在,从这当中去体验。
时婆罗门。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普圆满无尽轮解脱。
如诸菩萨摩诃萨。大功德焰悉能烧尽一切众生诸见烦恼。安住菩萨无退转心。无穷尽心。无懈怠心。无怯弱心。如那罗延金刚藏心。疾修诸行无慢惰心。大愿风轮普持一切。勇猛坚誓无有退转。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正法行我修了,我在投入随缘行与非道行,才获得这个成就,叫菩萨普圆满无尽轮解脱,因它在人生中能充分地体验,历炼,把生命彻底地洗涤。
这种经验,你人生一次就够了。这叫刀山火聚。众生维持情命如刀山火聚一样,不好过;一部分能活得逍遥,那是善根福德因缘。大多数人是在拼着血汗过日子的。
人类就是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表示生活很困苦。一个修行人久了,会忘记众生的存在。众生最大的苦难,就是竞争。自己一再地膨胀,彼此看起来是在成长,是很虚,不实,生活永远有一种恐惧感。
学佛人这点不能体会到,你没有大悲心。体会到众生的苦,再结合的。
▲投入修行方法。依善知识教你的部分,完全投入,半年到一年就够了。诵经、写经、整理录音带等等,把心得提出来,与善知识研究研究。不适合的,换一个;可以的,精进。在精进时,不要问。半年到一年,把修学心得再提出来讲。还要再做什么,不行,马上改。用功过程有哪些障碍,不讲,那必须自己克服的,克服了困难,就是自己的。
投入以后,才能自我成就。
善男子。南方有城。名师子频申。彼城有王。名无畏星宿幢。王有童女。名为慈行。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