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9.胜熱婆罗门 >> 浏览文章

四十华严53参之9 胜热婆罗门 第02集(圆明笔记)

2013-07-04 13:13:17本站原创 【字体:

四十華嚴53參之9 勝熱婆羅門 第02集(圓明筆記)

 

021——7】由浅向深,去体会它。

得闻正法难。听闻佛法,只是形式。佛法究竟真理所指的到底是什么?佛法定义正法,要能尽虚空遍法界的,是宇宙最终的标准,部分指的是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恒诸古今而不替。正法,就是人生在生活过程当中如何提高生命品质,达到止于至善这样的整个过程,就叫正法。由现有的一再地超越、提升,达到真善美,用什么语言解说、术语,无所谓,如佛门叫真如,救世主。得到这个系统,依之而学,叫得闻正法。这并不容易。那个殊胜境,指的是什么,要一再地去体验它。

逢真善知识难。他不求名,不求利,不需要人家恭维,不卖人情。破我执是真善知识。

有个徒弟,“成佛有一个方法,请师父告诉我”。师父马上抓住他的衣领“你说”,不说就把他摔到地上了,爬起来跑出去,外面人把他弄进来,讲还不赶快拜见师父。站起来,拜下去,开悟了。

正法不弄清楚,真善知识,你遇不到。你要学着放下你的一切,去学善知识的一切。

◆随缘行·方便行  随缘起观。随法修行。《净行品》。遇缘能修。很忙的人最好修,忙中遇到很多境界都是让你修行的境界。遇到顺境,我的心要怎么处理;遇到逆境,我的心要怎么处理。长官骂我时如何起观想。客户骂我时如何起观想?眼见色,耳闻声,怎么不好修行呢?在生活中一切境界都会修,培养心量,起大悲愿。把清净国土、极乐世界展现出来。用大智慧,起大观照。历炼菩提心。会运用,修行时,满心欢喜。

对一个善知识很崇拜,列五个优点,就列五个缺点出来。把缺点看清楚,我包容他,很理性地投入,才不会枉费一生。不要让人性干扰到菩提道。

一切智道,就是菩提道。

作是念时。十千梵天。住虚空中。作如是言。善男子。莫作是念。莫作是念。今此圣者。得金刚焰三昧光明。发大精进勇猛不退。誓入生死。度诸众生。欲竭一切诸贪欲海。欲截一切诸邪见网。欲烧一切诸烦恼薪。欲普运度诸险难碛。欲尽除断老病死怖。欲尽吹坏无明障山。欲普引导出惑稠林。欲放一切妙法光明。普照三世愚痴黑闇。

善男子。我诸梵天。执著邪见。皆悉自谓是自在者。是能作者。我为一切世间最胜。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其火光明照我宫殿。我即开悟。于自所居及诸禅定。心无乐著。皆共来诣婆罗门所。时婆罗门。以神通力。即为我等。现大苦行。令我灭除一切邪见。为我说法。令我断除一切憍慢。普为一切世间众生。住于大慈。行于大悲。起广大心。发菩提意。住坚固愿。欣求解脱。常见诸佛。恒闻妙法。于一切处。心无所著。能转一切圆满法轮。其声无碍。普遍一切。

十千,重重无尽。《中国佛教传入史纲》名相表法法义,有说明注解。

世尊成道时,为什么大梵天看得到,凡夫看不到?天,表示清净,是清楚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菩萨是随缘,不会干扰;凡夫是无知,看不出来。

自在者,万能的。能作者,造物者。梵天思想,为邪见,为执著。

五热,五行,五阴炽盛,警惕众生,这是一种修法。

五热炙身,檀吹修行法,属非道行。把七情五欲中放开来,不约束,让色受想行识达到高峰,不是放纵、纵欲。随顺因缘,不作压抑。喜欢吃,就从吃的方法去修行;喜欢跳舞就用跳舞的方法去修行。对这种情况不要轻易诽谤。

约束相当于瑜伽的修行法,瑜伽真正目标还是开悟。约束,对自己比较好。

 

【四法界】四个阶段,分三步骤说。

(一)第一阶段。我们现在不能叫修行,叫观摩、练习阶段。要认真地去做,做得很熟。

(二)第二阶段。熟悉以后,会完全投入(修行的总关键),投入时不会分别。刚开始下手有个目标,不见得是正确的。为什么学佛?成佛,开悟,明心见性,往生极乐?你能不能描述那个目标?这叫预定目标,必须经过完全投入修行以后,会产生变化,会偏离你的预定目标,就是经过真正的感受,你自己会产生,学佛的目的,我知道了,但讲不出来。因你有一段深深的投入。

▲如最短时间三五年,拜佛,100万拜,如何起观会产生很多问题,心会一直调,成长,对佛法的体验与以前绝对不一样,那时可以确定学佛的目标是什么了,你很笃定。

▲诵经也一样,至少要一万卷以上。不过,心经、大悲咒不算。密集,会一再地投入,很精进一再地上升。你发觉那个开始,才叫真正的修行,那时你对佛法的理,多少能通达了。

(三)第三阶段。即使人家问你一个问题,一时答不上来,会善用其心,很快会知道。这时可以选一个法门,禅、净、密、律都可以。你会一直真正地投入,与前面的投入又不一样,达忘我之境,只有法,没有我。这时用跳舞,可以修行。绘画,书法,唱歌,会融入那境界里,只有画,没有画者;只有舞,没有舞者;只有歌,没有歌者;只有剑,没有舞剑的人。这时叫理事无碍法界,入三昧门。已得入金刚焰三昧光明。

(四)到第四个阶段时,产生一个现象,那个我可以不可离开这个法,把心安住在其他法上面?这个法我能进去,也应能入其他的法。一个法能住,其他的法也能住。其他的法,就尽虚空遍法界的法,通通能入,这时,扫地也能开悟,洗衣服也能开悟,因我能把心安住在里面,这时会发现,宝树行列。这个如何把心抽出来,把心安住在其他里面。

第一个阶段会安住在其他境界。第二个阶段就没有了,随着众缘和合而生其心。这叫事事无碍法界。众缘一出现,心就安住在那上面。

复有十千诸魔天众。住虚空中。以天摩尼宝。散婆罗门上。告善财言。善男子。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其火光明。映夺我等所有宫殿。及身璎珞诸庄严具。一切光明皆如聚墨。令我于中不生乐著。我与眷属。来诣其所。时婆罗门。为我说法。令我及余无量天子诸天女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复有十千他化天王。于虚空中。各散天华。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其火光明映夺于我所有宫殿。璎珞严具。一切光明皆如聚墨。令我于中不生爱著。即与眷属来诣其所。时婆罗门。为我说法。令我身心而得自在。于烦恼中而得自在。于受生中而得自在。于寿命中而得自在。于业障中而得自在。于诸三昧而得自在。于庄严具而得自在。于菩提心而得自在。乃至能于一切佛法而得自在。

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在所修法中产生排他性,执著于自己的法,通是邪见。执著生起时,正见消失。邪知邪见,任何修行都是天报。绝大部分在他化自在天。“信我得上帝垂怜,不信我就是魔”,有这念头,再怎么修,顶多到这里,福报尽,堕落。没有恶,善本没有。执著于善时,就是恶。

一个根本法,化二元对立成圆融统一。执著,对立不自在,圆融就自在。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9 胜热婆罗门 第01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9 胜热婆罗门 第03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