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81分钟】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彼长者教。随顺观察。如说修行。忆持彼不思议菩萨解脱门。思惟彼不思议智慧光明门。深入彼不思议法界次第门。悟解彼不思议遍入普法门。明见彼不思议如来神变。观察彼不思议普入佛刹。深信彼不思议佛力庄严。照现彼不思议菩萨三昧。了达彼不思议差别世界。修集彼不思议菩萨净业。发起彼不思议广大誓愿。
要会修行。不知道怎么修,会掉入错误的行法里。不要一开始急着要有成就。先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观察不是不要精进。
▲要去感受真正的修法是什么。
一、正法行。念佛,是不是这样念就成功了?烦恼要怎样除掉,反省,求证,超越。要有觉知的能力,趋向解脱的根本能力。为必修课程。
二、随缘行。随缘行有不同各种不同修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都可以修,懂得怎么用心。随时警觉。越忙的人越是好做功课,从那个地方摄心,念念清楚,在那地方把把贪嗔痴除掉,戒定慧修起来。但,佛堂每天一定要供养,修福报。为选修课程。每天时间越长越好,次数越多越好。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彼长者教。随顺观察。这是总说。
你不能一心正念,一是与正法(道)不相应,与菩提道利益享受不到。
二是与善知识不相应。不相应,你会听不懂,而抱怨,排挤。他既教给你,接受你供养,你不接受,下地狱。疑情,要去求证的,是正念。
十句不思议,用根性,用智慧。
●熏修调伏,一定要把凡夫的心性转过来,成为一个修行人的条件——十信心。
归纳为三点信心、信念。第一、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我也一定能成佛,我的佛性与佛一样。你不能说业障深重,没有善根。
第二、观察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普贤大行,都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一个行为都代表法界的一切。要有这个信心。学佛人布施与一般人同情救济不一样。我这个布施里具足了八万四千行,六度万行。你的起心动念都具足普贤行愿。
第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切境界都是殊胜的普贤境界,都是常寂光土,都是一真法界。你心一转,就是极乐世界。你要肯定,没有末法。
具备这基本信心,成就会很快。
发起彼不思议广大誓愿。到寺院发愿,发一即一切的愿,发不思议广大誓愿。只要一个愿去穷尽,愿发了每天一定要去做,一定要把它完成。发地藏菩萨。
如是观察。渐次南行。向阎浮提畔无垢聚落。周遍寻觅海幢比丘。乃见处在经行林侧。结跏趺坐。端身正念。离出入息。无别思觉。住不思议广大三昧。以三昧力。现大神通。于其身上。从顶至足。一切肢分。一切毛孔。悉现无量不思议数同自身相一切身云。遍一切处。现一切身。为普供养一切如来故。为普严净一切佛刹故。为普成熟一切菩萨故。为普调伏一切众生故。为普济拔诸苦蕴故。为普除断三恶趣故。为普开示人天路故。为普销灭烦恼毒故。为令众生普入甚深智慧海故。为令众生究竟安住一切智故
端身正念,即一心正念。正念不断。
▲下面讲行门实际功夫。一定要去训练出入息,有知觉。平时是惯性活动。吸吐之间要怎样训练。慢慢吐。第一、我在操作。消除开始控制呼吸的障碍,看到正常呼吸。第二、忘我。把心安住在呼吸上。第三、忘法。掌握去作意操纵它,吸吐之间训练好。呼吸越慢,身体就越健康。清清楚楚呼吸状况,这不是作意的作意,这时叫离出入息。
知道呼吸可以控制,你很自在地不控制它。把呼吸作为修行的手段。这佛家叫数息观。有控制呼吸之间的空隙;有观吸身充满身体,吐气充满整个宇宙。
▲把修出入息时分别、作意给除掉,叫无别知觉。用是根性,不是用识性。
意识就是分别认知。
用根——是把“识、分别”丢掉,留下“认知”的部分。
舍识用根——把“分别”丢掉,“认”也丢掉,剩下“知”的部分就是用根。知是你的本性,不能除掉。根性是知。显现出本来面目,是知道一切境界而不分别。
转识成智——把“分别”丢掉,“认知”留下,那是智慧。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就是不分别,无所不知就是有认知。
这部分经常去思维。
究竟安住一切智,成佛了。
正报,依报,依正庄严三世间圆满成就。
自己成就一个佛国土,不难,玻璃房,凡夫可以关在自己的国土里。
菩萨不一样,要走出来,面对群众,风风雨雨,磨练。
破我法执。我能告诉你别人的我执,不能告诉你自己的我执,因为你不会接受它。
下面现相,从足下到头上十二个。
修学法门不难,修学法门前方便很重要。201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