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52.文殊菩薩章 >> 浏览文章

四十华严53参之52 净妙国土章第02集(圆明笔记)

2013-07-04 16:38:17本站原创 【字体:

四十華嚴53參之52 凈妙國土章第02集(圓明筆記)

02

文殊师利菩萨是一种能力,通常代表般若空性,就是智慧。智慧是什么?很麻烦,智慧是一种能力,一种感受生命的能力。世间懂很多叫聪明,大脑投射作用,都是虚幻的。你能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呢?真的东西是你能感受到的,与大脑里感受又不大一样。咖啡好喝吗?不一定,能不能从咖啡中感受好坏。好喝,除本身调味,容器影响心情,情人喝与吵架夫妻喝不一样,这牵涉你的能力你的智慧,不是你知道好不好喝,是你感受好不好喝。你没有智慧,很容易受外在境界拉下来,吵架是法尘啊。他的人生很平,永远都在那个水平上,心灵的频率很稳定,六尘境界的变化,他通通把它调好了,这叫文殊菩萨的智慧。有很敏锐的感受力,就很好调。从生活中去体验,般若智慧就能兑现,你要懂得,用你的话表达。

文殊师利菩萨的狮子表勇猛,画越凶猛越好,他要摧伏你的烦恼。

普贤菩萨骑大象,只是象征。大象从古以后就认为是动物中的君子,很斯文的;脚踩地上是很扎实的,表实践,不踏空。

普贤菩萨是一种存在,存在就没办法讲了。现在知道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存在是什么,大概没人知道。你的生命存在吗?我们是活在不存在里。你必须感受到它才存在,你感受不到,它不会存在。买东西不要老是买工具,要知道它的变化。人与人相处有没有感觉?你是跟人相处,还是跟一个游魂相处?你有没有感受到他生命的存在,有没有留意到他的惯性口头禅,他有一种应付的模式。人与人相处是需要有良好的互动性没有错,那是需要警觉性的。关怀,不是问人有没有生病,这叫命如游魂。你要真诚的关怀。

普贤行者学习生命的存在,你要感受到,去体会。去感受到那个存在的能力是智慧是文殊,被感受的那个存在是普贤。在华严里,那个普贤是已经存在的,与佛一样本来存在的。你成佛时,回到原点,本来存在的那个就是佛,就是普贤,所以,普贤与佛是一样的。

其实我们要修的不是普贤,我们是修文殊的能力。为什么叫普贤行者?普贤是标杆,是让你去觉知的对象。你这一个格就很重要了。三格很重要了,人格,僧格,师格,必须要具足,没有一百分,也人995分,要求很高。没有的话,不能给众生做榜样,你那存在才会完整,再来你才能培养你的能力,去感受那一份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存在?如你不存在,人家对你的关怀你感受不到。存在,人家对你的关情你就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对方的存在,有的话,你的关怀会真诚。

这两个是互动的,当你感受存在的能力跟存在是合一的时候,就叫佛。100%的文殊去感受100%的普贤,这两个结合那个当下就是佛,就是毗卢遮那佛。这两个是一体的,不能分开的。凡夫是分开的。你发现他一体,所以你才是佛。存在这东西你感受得到,感受不到?自己有没有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当你感受到的生命的存在那个当下,你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我们现在感觉幸福是有一种依赖外在的环境,投射回来。你有没有存在?拿镜子看,才知道自己存在。在这世间是透过你与人相处的关系,有些人为什么需要人家的恭敬与尊重,因为透过这个才表现你的存在,你留意看看。他们得到人家的肯定,人家肯定他才存在。你要人家的掌声,需要舞台表现,这都是活在别人的影子下,没有感受生命的存在,这样人生就很苦。你会一直想要去找一个舞台,找到一个对你认同的人,那是凡夫。

佛法告诉我们要洗掉这些,好象这不合人性。忧郁症的人都是要得到人家的关怀与肯定。健康的人自己心里是很踏实的。这个法门在这个时代是最需要的。你对这个搞不清楚,普贤菩萨就不存在了,他的生命也不存在啊。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个世界是灾难,或那一些无奈,焦燥不安,恐惧,有多少个慈善机构是针对这个东西在处理,但是呢?无效。因为他没有办法肯定存在是什么的话,没有办法进行。

存在不是五大议题那个现象。生命本身是一个综合医院,不是一个医生。把医生综合起来,需要支援的时候统一去分配,这才有可能。

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华严经告诉都是生命,我们这个世间生命上真正发生的核心问题,透过这个核心问题,你就可以从这个世界转入法界。世界是受时空限制的有为法,转入法界是无时空限制的无为法,殊胜就在这里,每一点都很重要。

在华严经上,文殊普贤是最根本的,文殊跟普贤你能够处理得好,当下就成佛了。这不用尽形寿,当下的问题。你从这转过来,观念要转比较快,要实践比较慢。

你在现实生活中去历炼,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是晶片中的晶片,核心中的核心。修行就这样一次就转过去了,你只要在生活中去历炼去感受存在的这个东西跟你的那个能力。事实上你存在发现得到,能力就会到。你存在无法发现,你的能力成长很慢。慢慢地你去体会文殊与普贤,要好好地去感受他,文殊的能力,普贤的存在。

普贤菩萨是生命存在的原型,生命存在的原始模样。我们现在被扭曲了,乖儿子一定要适应爸爸的需要。不是让你叛逆,是让你很健康、很强壮的、独立地站起来。活得灿烂,父母师长高兴,可是他要你活得灿烂活得健康,是用他的想法,他的方法是错误的,他的想法并不是你要的,也不适合于你,他就一直要求下去,你要怎么办?这就是修行,所以生命空间与族群公约,你要去调理好。

那个感受存在的能力与存在,你一定要记得,你自己存在了没有?你有没有感受到对立的存在?这两个存在,存在与存在是平等的,是不一不二的,所以生佛二而不二,不是二个,也不是一个。存在与存在是一个啊,这时你会发现,法身不可说,平等。存在透过法身能看得很清楚。这是华严修学理论的根本。希望在修行的过程里能真正抓到这一点,下手绝对不难。前面,跟你的启蒙老师,这第一个一定要找到。什么样才叫启蒙老师?每个人不一样,不跟你定义了。祝早登圣域。上面是玄谈。

 

通常讲“普贤行愿品”,要从第38卷开始讲,包括文殊师利章一起并进去。

40卷部分叫“十大愿王”。

【第52参文殊师利菩萨】尔时善财童子。经游一百一十城已。诣苏摩那城。住立门所。思惟文殊师利。随顺忆念。普遍观察。希欲奉觐。

一百一十总说。(一)其实是十一,是超过华严本身的数字十而出头的;

(二)加个零,表示已经圆满了。在印度这个数字没有意义,只是表示圆满。他表示超越极限,突破,不在原来的标准,他出去了,圆满了。如塔尖十三圈,表示超过十二因缘有为法,佛法出三界了。

苏摩那城没翻译,意思丰富。他在这个城里有这个因缘。摩诃衍,是真理,不是只有大。

善财童子到了这个城,可能住过一阵时间,不会很长。游览。藉着一切境界,随顺思维,忆念老师。奉爱瑜伽,印度人叫巴克提瑜伽就是修这个法门,印度人最高成就。你在这里意念一动,他在那边会感应。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办法修,因为这种行法是另外的思维模式。经文在这个地方表达是包含着印度传统的文明,也包含了很多埃及古文明、巴比伦古文明的东西在里面。还有早期高加索地区一些古老的民族他们修行的模式在华严经里。是古代五大古文明思想的汇集处。印度人在修跟克里希那如何相应的法门,他们很重视相应,我们把这种相应当神通,有的话,后患无穷,赶快忏悔。

弥勒菩萨所提的那一段也是奉爱瑜伽,你从起步的地方开始,带着感恩的心,完全奉献,真诚奉献,不是偶像崇拜,不是愚痴。巴克提是小姐的名字,这样修法成功了。他指的是你的心要守在那个地方,所以不管参访哪个善知识,都会与文殊师利菩萨相应,所以到最后为什么弥勒菩萨要告诉善财童子回到老师那边去?这就是奉爱瑜伽成就的一个验证,这一句话说明他的成就。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从一百一十由旬外。遥申右手。至苏摩那城。摩善财顶。

直接相应了。这里没有说那个法门成就,但是把那个法门成就现象呈现出来。

你最重要的是前半段修行,那才最重要。这是告诉你佛法的理论广泛殊胜。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52 净妙国土章第01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52 净妙国土章第03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