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60M】
永嘉一宿觉。
10、一磨再磨。比较恶质的众生成就大。自利利他都可以。
如是一切所有众生。来诣我所。亲近于我。一切皆得住离贪际。入于菩萨一切智地最胜解脱。
▲身业法门。普贤法界法门,戒律是基本的基础。行法与戒律一样,极深成就,不用意识,也不用破意识,直接从你身上转。色身有生理现象,当下帮你解脱。
里面有很多微细限制,这里没有讲,你看不出有没有戒律,批评诽谤,造大恶业。从密教讲,是标准的佛父法门。修法绝对殊胜,没有指导,最好不要修。一般叫非道行,大善根才能修的。如说而行,如行而说,不是一般人来修的。
我们从意业的端正或从语业来修。
非道行公案。一个杀猪的。师父讲,“杀得好”, “怎么杀的?”“杀下去不能昏昏的,要清清楚楚的”。一年后,证阿罗汉。他做超度,一个一个追以前杀过的猪,下世为人,皈依三宝。你有没有这样根器?有没有这种善知识?没有,不要尝试这种行法。要懂得赞叹。
公案二。一出家人与师兄弟不和,还俗,讨三个老婆,生一堆孩子。杀猪。过二十年,他要死了,看师父。师父特别指定的师兄弟帮他办后事,检回7000多颗舍利子。
公案三。普陀山,朝圣最多。出家众很多,喝酒,吃肉。雍正时,南下清规。皇帝与和尚赌博,输了龙袍,挂在罗汉身上。雍正是菩萨再来,知道野和尚是菩萨化身。马上跪地悔过。
非道行成就,是很特殊的状况,最殊胜的解脱法,与一般修法轨迹不太一样。
修行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以为这样才叫修行。有很多修行法。
持戒,你认为的是一种戒。还有别的方法,你不知道的很多。第三参妙住比丘要找第四参弥伽长者持戒,本应找大成就者才是,不是你想象的。
社会标准,要求大家一致,效率。每一个是另外一个的零件。如炫耀儿子成绩好,儿子成零件。两夫妻吵架,儿子是出气筒。
净土以人性为导向,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整体的,拥有整体的发展机会。
学佛殊胜,要去体会实际状况,超越意识形态的状况。
总结。离贪欲际。不净观或白骨观,要带进去修,一定要去做。
一佛乘,即使修白骨观、数息观,也是一佛乘的行法。不会修,变成小乘教或人天福报教。一定要去摸索。抓住纲要去摸索,白骨要怎么观?为什么要观自己身是白骨?为什么要观众生身是白骨?不是瞧不起,也不是虐待。要怎样坚定这个信念?你一定要拥有摸索再摸索的经验,你的信心才能建立。学佛没有捷径,唯的捷径就是一再地摸索。五年十年都要摸索,当你抓到发地要领,一翻身就成就了。摸索时间不怕长,就怕你不摸索。好好摸索十年,第十一年就成就了。可能三年,也可能十五年,要领就抓到了。
问,你得不到好处,会了耽误你开悟的时间。
尔时善财童子。白伐苏蜜多女言。圣者云何。此解脱门。得名最胜。
为什么最胜?两个意义看
(一)身业成就。他方世界成就。
身业,持戒人执著他的戒律。离开宗教仪式,他警觉性高,从警觉性下手,成就就快。
一般意业成就,有一个限制,会落入意识形态,从一个掉入另外一个旋涡里。欲界人要有依,只要有依,都心外求法,都不得出离成就。战争掉入意识形态的对立。佛教派系斗争很激烈。
语业修行,也有这种情况。没有几个人了解教义。持咒,也有相应,遇到顺境,都是咒很灵;遇到逆境,业障深重,为愚痴的惯性行为。
(二)他从贪欲来。不只我们这个世界。
法界中众生分类,因世界不同而不同。有杂染众生。有纯净众生。
极乐世界是纯净众生构成的纯净世界,你的心必须纯净才有可能在佛国土里诞生。占法界国土一半。
贤首世界。比极乐殊胜百万倍,不用说。
五浊恶世就是杂染众生构成的杂染世界,最主要的就是贪。染净之间世界也以贪为代表。贪的比较少而已。占一半。怎样净除掉贪,讲到前面众生的根器。十种众生,染的世界分成十种层次。要怎样转为不贪,清净的?关键在这地方。他能把染转为净,所以叫殊胜。
一般人在染里,转来转去,没法转。吃素,就是要离开心,不想贪吃。菜根香。素鸡,素鸭,素龙虾肉,还是染,跳进另外一个坑而已,要转很难。
放下目前错误方法,应想正确佛法是什么。吃素念佛是人天乘。
学佛是学着觉悟,你有没有增长你的警觉性。
敞开心怀,过一个完整的人生,更健全,更美满。与大众相处,很和谐。
时女告言。善男子。一切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为女人。不得速成无上佛道。亦不疾得辟支佛乘。阿罗汉果。
有异性,没办法成就。
极乐世界,其国无有女人。不要加上,但有男人。那边人不分男女性,莲花化生,没有男女相差别。
异性关系,使你的心不能定,对法产生晃定作用。
白骨观,先修定。心在道上,意志照到是白骨。观自己白骨,使自己破除妄想爱著心。观众生白骨,破除对客尘境界的贪著心。二者都是定力,先把定力养成,才有办法开始进行修行的情况。
欲界的人,生理结构对修行有很大的障碍物。无法隐瞒,面对,克服,降伏,不必逃避。
五通仙人,由女色故,退失神通为荷负者。
警示。
天阿修罗。常兴战伐。
印度公案。
十头罗刹。焚烧南海楞伽大城。
印度史诗上公案。
或有诸王。丧失国土。
乃至兄弟自相杀害。造恶趣因。
现世贫穷。甘为奴仆。不顺师长。违背君亲。如是一切皆由女人。
因异生造的业很多,使很高生命品质而掉落,太可惜。要懂得能避开。
不能逃避,必须面对它,克服它,白骨观是很方便的方法。20120325
【07,1—4,60M】
我观无数百千世界贪欲众生。生死旷野。轮转无穷。苦业之中。女为上首。是故菩萨。若离女色。即得亲近诸善知识。
贪欲,在杂染世界。
无欲,在纯净世界里,指内在世界纯净。
很多人,与他谈事情,他听不懂,或你听不懂,是在不同世界里。
诸佛菩萨善知识,你只有在你认可的范围里接受,在你思维模式中。尤其他所用语言,与你所用意义完全不一样时,问题更大。善知识语言模式,你了解吗?
以你已知的去了解未知的,没有大的魄力,发起阿耨三菩提心,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你在很低生命品质,没有办法把生命品质提升,借修行名义,在享受惯性思维模式,无有是处。你必须有这一层认知。
你在染净世界,还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如你是在纯染、杂染的世界,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物理现象,异性相吸是自然的,这就是惯性,必须破除。情欲发动,犹如昏醉,造业很重,是身根直接付之行动,苦业已落下。行动以后,忏悔就很麻烦,会夹杂很多理由。身业行持,对一个行者是一个根本。
意业,会有烦恼,不见得烦恼会兑现出来。
身业行持,与数息观不太一样。
数息观,不要用数的,观息。观息法,看吸气吐气之间如何照得住,吸、吐之间有一个空档,直接从这里下手。意业观照就非常重要。
白骨观,不一样,要全身起行。感觉这里痒,想去抓,你要想,痒不是皮肤痒,是骨头在痒,这样想,你已经不一样了,已经在起白骨观了。观成时,观自身是白骨,破身相;观众生是白骨,平等。已能破身相,还有什么皮肤,没有皮肤,只有白骨,没有眉愁,这时候才有可能全身起行。肚子饿,一副僵尸不会肚子饿啊。肚子饿,还没超越这一点。白骨观,是身业全身起行的修法。不是想象法——妄想。观行法,是实相的落实,落实到你心坎里。
贪欲杂染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以异性相吸最为严重。不只男女异性,同性相求,物以类聚,如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特别的好感,就是杂染了。生死轮回的吸引力。你能不能观照到这个吸引力的存在,观照到,把它破除掉。吸引力作用,会造成惯性,阻碍你成就,障碍修行。
你观照到,她到我有吸引力,马上跳开,有善根。沉迷一阵子,再摔开,没有善根,摔开也不容易。
此法与三修法不冲突。修行用绘画,音乐,或练剑,忘我之境,是一个阶段,入三昧门。然后,把这摔开,人法双泯,入解脱门。
【觉照功夫】一个会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注意看什么东西对你有吸引力。你有什么专长?手中有股票,人家一谈,就马上有兴趣了,同类相吸,堕落了,惯性在这里起作用,你的觉照力够不够?那件东西对你有吸引力,一闪一次轮回,二次二次轮回。。。你有没有觉照功夫?处处都可以修行。
我们是心灵道场,只讲生命品质的提升。怎么样进行生命改造,不要在那怎么吃会健康,怎样练气功会健康,不论对于健康的事,除有助缘善巧接引众生,因它是强烈的惯性。
善缘障道,佛法中为软贼。顺缘,人都喜欢。
恶缘,硬贼,惯性容易警觉,人家谈不好事,马上会逃开。
撇开惯性吸引力的影响,即得亲近诸善知识,善知识教导才能接受。
想当然的惯性,就是贪欲。
离贪欲际,了解这个范围,你就能彻底离贪的范围。才有办法建立内在世界的清净。
只从名相上来,你说我不贪吃,不贪穿,穿破烂的,只能修这两个,单一修法,菩萨行。
整个贪的范围都跳离以后,就是普贤行。
贪,要有认知。集邮,养兰花,都是贪。惯性都要破除掉,吸引力要如何剪掉,觉知的能力就是成就的境界,你觉知到哪里?
灰尘天气,湿度大,要常洗,洗舒服,要洗,你要警觉到,那是一种惯性。要清清楚楚,我为什么要洗。警觉到,才能出离。生存在这里,是共业。今天洗今天知道,明天洗明天知道,而不是惯性相续心。
复令众生因此离欲。皆住最胜解脱法门。
修法要破除惯性。
从哪里下手,每个人不一样。警觉到哪里,从哪里下手。从那里下手,法门都是最殊胜的,在日常生活中,它非常地平易近人。觉知殊胜,重要性。
善财童子所要的法门,就到这个地方。伐苏蜜多女交待很清楚了。
经文因应众生根器,只是把纲要列出来。没有行证功夫,没有办法谈这些。解——法义。
在修行过程中,①前面应具备哪些条件,讲得很清楚了。
②修行过程中,注意什么要领;修行内容是自己要去做的。行,我讲不多,是要你自己做的。时间在你那边。
③到最后成就是什么状况。我会告诉你,功夫对,会有什么状况;不对什么状况。
进行心灵工程,一定要小参。小参,一定要做笔记。
进行华藏工程,一定要交作业。三五人中,每周交一篇用功心得。
建立思维模式,建立内在世界,勾勒出你的净土世界。
善财童子。白言圣者。种何善根。修何福业。而得增长如是种种殊胜功德。
常问。两部分:(一)你已经进到这个地方,一个原则,你已种这个善根,修了这个福报,才有这个机缘看、听。坐下来,乖乖听,或做笔记。告诉你往昔已种了善根,修了福报,否则,你遇不到。
这里面一字一字,一句一句,都是相叩的。
你在往昔是怎么种的?从前面看得到。你觉性够吗?有没有警觉到惯性的作用?有心结一直没办法突破,找不到答案。我们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办法突破?就是你的惯性,一直用同样的方法去问。“师父,我念佛为什么会打妄想?”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出来。能不能变成疑情,带在心上,过一段时间,你会有因缘帮你突破,这时候,你的觉性才会开始成长。你会发现,原来我的想法是不对的,这告诉你惯性是不对的,原来你的想法是不对的,新的想法就出现了。要你用“不用大脑”,你想“我要不用大脑”,当你想的时候,已变被大脑欺骗了,掉入大脑陷阱。惯性有鬼觉,没有办法逃离。当你把疑情,带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哎呀,那错了。那个疑情,就是你的修法。
同样,要破贪嗔痴,你也发生同样的情况。用你的方法,一直不对。“我不发脾气”,用强制压抑方法,不对。你带着疑情,我要怎样不发脾气?
自尊心很强的,是不允许失败的,惯性里,错误。
居士——居家的士大夫,很明理,知理,跳开,不当官。
你有警觉性,比没有警觉性,来得对的。
警觉性是从疑情中培养的,拥有这个善根,疑情是智慧之母。疑情——叫正念,正思维,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