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时甘露火王。理王事已。执善财手。将入内宫。命之同座。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当观我所住宫殿。及诸资具。善财如语。即遍观察见彼宫殿。广博无比。众摩尼宝之所合成。百千众宝以为楼阁。赤真珠宝以为其柱。种种色宝间错厕钿。不思议摩尼宝。腾光普照。种种摩尼宝随处庄严。以牟萨罗孽磨妙宝。以为茵蓐。庄严其地。无数百千种种色宝。以用庄严师子之座。毗卢遮那摩尼宝王而为其帐。以覆座上。如意宝王种种色网。周匝垂覆。师子王光味摩尼微妙宝幢周回建立。复有种种妙宝池沼。池水清净具八功德。码瑙宝王砌垒其岸。种种色宝以为栏楯。处处宝树行列庄严。一一宝墙周匝围绕。侍从采女具足十亿。妙色端严令人喜见。容止美丽仪范可观。凡所施为。无非巧妙。软意承旨。常起慈心。
宝,外在部分,自性所展现。学华严,感受到这富贵了吗?内心的富贵展现出来,享受这一层富贵,那显现不显现就无所谓。
一般人,不显现出来,享受不到。照镜子,能不能想到慈悲心,想到众生的苦,帮众生转化业力?这心境越广,你结的善缘就越大,不是要你跑出去与人家结缘。
回向。就是带着感恩的心,把所做的功德回馈给他。
◆你有没有带着那个心,自性中有法宝,能不能把它回向出来?自己具足无量宝藏,要把它显现出来。经文是显现最佳指导。她庄严什么,从那个地方下手,把它显现出来。你要能让她发挥作用才是宝,宝,可贵,可用。
华严,每一句就是一个法,从那个地方告诉你如何去展现,就是修法。数白骨观只是一种技术,没有办法展现你的自性,不叫法。佛法要展现你的灵性,把内心宝藏开发出来。
住宫殿,心安住的法门。甘露火王他安住在那里,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个人的福报、因缘自然会显现出来。
◆心性展现的纯熟度,透过他的表达方法会表达出来。你的家什么样子,眷属是什么样子,器世间,正报也一样,完全是心性的展现,过去结的缘。
最重要的透过外在了解内心、心性的事实,这叫事事无碍法界。从俗事的外相来了解到实相,生命本质展现的那部分,能不能感受得到?当疑情。
成佛是这个心,生死轮回也是这个心,三恶道受苦也这个心,染净同源,善恶同源。古大德不同意,染净不可能同源,讲不出为什么。起信论,一心生二门,又染净同源。用理讲不出来,用事相也能讲啊,这类疑情相当多,训练自己提疑情。现代如开车,加油右脚,刹车,要车子停右脚,是同一只脚,有偏,不同源。差异只有开车的人才知道。有修行才能感受得到。
生命品质不够的人,一栋房子住五年,也不怎么样。物相自然会降下来。
生命品质是实相的部分,拥有的福报是事相,因缘现就出现。
供花供佛,不能通达真实义,实相的品质就很低;能通达真实义,实相的品质就很高,提高生命品质就在这里。感受。
广博无比。心量宽广的人,不应有激烈的动作才对。
修行一个明确差别。A、一个修行人到某一个程度,他的福报会展现得淋漓尽致。
B、如还苦兮兮的,还停在断爱灭欲的阶段,对自己有利,对众生无益,阿罗汉行法,古代容易成就,福报不现前,怕福报现前引起他的困扰,贪著物欲。
福慧双修,身相庄严。
破无明下手,与断爱灭欲不一样,要破无明一定要修法,经过一定的过程。不同法门,过程不一样。经过破无明之前,属于自利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一般叫成佛,华严叫法身大士,这时候就要以利他为主,必须有福报。
真正没有福报的,台湾没有,他进不了佛门因缘。一进佛门,有出世因缘,属有福报,修苦行,现代找不到,断爱灭欲不可能。只有从破无明下手,与众生厮混,历炼,动静之间根尘相泯,超越觉性、空性,灭性,整个超越,才有办法破无明。
心量宽广,一定会呈现你的福报。福报呈现,应记住,应更进一步才对。修行,智慧应走前面。达到某一个程度,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整个福报会现前,有可能过去精进,会把最终妙觉佛全部现前了。这时候还要再突破,智慧前进,福报还会再增加,无漏福德具足了,才有可能说永不退转。那时,可示现乞丐相,内秘菩萨行。度众生时受种种苦难,甘之如饴。
成就过程中最重要关键,破无明真正开始度众生,之前叫结缘。
众生三类,(一)与我们一样众生。意见很多,不太好度,凡夫。好度的众生,到一定程度会精进。(二)白痴,讲什么听不懂。慢慢教慢慢成长。要有功夫。周利。
(三)有坚固的我执,也会进佛门,也会讲经,出家,了不起。意识形态强化,没有办法教他,没有办法打破他。他会自己去过滤筛选,没办法度。博士阶级学佛的,很糟,没有办法用根性、用感受学佛,完全用意识形态判断,他很狡猾。欠现魔来恐吓。
这部分是自己成长的部分,我要怎么成长,很好的参考指标。
善财见已。生希有想。
王时告言。善男子。于意云何。如汝所见。诸可爱果。如是色相。如是眷属。如是荣乐。如是富饶。如是自在。岂是恶业而能感耶。白言不也。
善男子。我得菩萨如幻解脱。善男子。今我国土所有众生。多行恶业如旃陀罗我于如是不受善教诸恶众生。作余无量种种方便。不能令其舍离恶业回向善道。
善男子。我为调伏彼诸众生令成熟故。大悲先导。化作恶人。于恶人前。示造诸恶。及变化作忍害之人。逼恼责罚。种种苦治。令其国内作恶众生。见是事已。心生惶惧。心生恐怖。于诸欲乐。心生厌离。心生怯弱。便能永断一切恶业。发菩提心。得不退转。
善男子。以是当知。汝向所见造恶众生受诸苦者。及彼能治暴恶众生。皆是变化。
善男子。我以如是种种方便。令诸众生断其所作十不善业。具足修习住十善道。究竟利乐。究竟安隐。究竟圆满。永断诸苦。住于如来一切智地。
善男子。我身语意忆想。未曾于一众生而行恼害。善男子。如我意者。宁尽未来。受无间苦。终不发起一念嗔心。于一蚊一蚁微细众生。起恼害想。何况造作如是恶业。
善男子。我自忆念。乃至梦中。未曾一念心生放逸。况于觉悟而杀人耶。所以者何。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诸善果故。譬如此中十六大国乃至一切地居众生。依于大地。安立生长。而得住故。如是一切贤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
佛法到这地方没办法与一般人讲。
最刚毅,勇猛的就是水,水滴石穿。心地平静看世间事,绝对很准。
放下自我,接受意见,不容易事。你会批评程度比你高的人,不理比你低的人。你喜欢评分,因从来没有权力。下评论之前,想一想,我们自己境界是不是达到了,不要妄自匪薄。打成绩,是最大的障道。
舍弃王位修行的,断爱灭欲修行法,心静如水。
菩萨道不一样。此国王勇于承担。无欲,做这些事都是为了众生,保护善良众生,改善恶习众生。五浊恶世,需要这样修行。六度万行。
极乐世界与此修行不同,不匮乏,不用布施;不犯规距,不必持戒;没人侮辱,不需要忍辱;环境殊胜,没有精进;一向恒在定中,不必修禅定,六度万行都不走了。
善男子。我唯得此如幻解脱变化法门。如诸菩萨摩诃萨得无生忍。知诸有趣悉皆如幻。知菩萨行悉皆如化。知诸世间悉皆如影。知一切法悉皆如梦。入真实相无著法门。随顺法界。修诸妙行。犹如帝网。以无著智。行于境界。无有障碍。平等普入。三昧法门。已得自在旋陀罗尼。住佛境界。如影随形。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诸菩萨行智功德。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妙光。王名大光。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顶礼王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