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善男子。我又善知和合一切诸香要法。所谓无等香王香[很高境界]。频头萨哩多香王香。(此香状如水滴)无能胜香王香。种种觉悟香王香。阿缕拏袜低香王香(其香色赤如初日色树汁流以为香)随身所欲出生香王香。随时坚细栴檀香王香。龙胜坚固栴檀香王香。(梵音乌洛迦婆啰香)坚黑沉水香王香。不动诸根香王香。如是等香。悉知出处功能势力。及其贵贱调理之法。善男子。我持此香。以为供养。普见诸佛。所愿皆满。所谓救护一切众生愿。严净一切佛刹愿。供养一切如来愿。
和合诸香要法,总说。香法,在佛门中运用相当广泛。
香,(一)持戒,可以影响大众。什么是戒,你不知道,有作怪。戒,是一种规范。香,是正确的规范,发挥良好效果。
(二)在智慧上,也叫香。十行位中,第二次走到般若波罗蜜。和合诸香要法,运用智慧如何使人觉悟。
你请法时,针对你讲的是你的根器、你的法门;有人想听,不要受干扰。不能乱听,听了适不适合你?因众生根器不同,开示法门也不同,这叫善知和合诸香。自己要有方向感,高度警觉性,不要混在一起。
▲学佛,四个层次。看一个人的根器高低。
1、分清利害。一个人最起码的利害分不清,没有办法学佛。这时要教分别法相。
2、分别是非、善恶。有利的不见得是对的,如抢来的。对的并不一定是善的,如吃肉。
3、分清真妄。善的未必是真的。如儒家规定父母死守墓三年,人类社会一个规则,在当时是善的,不一定是真理。
4、分清净染。真未必是净。净相对于染。
在这里,要能分清真妄,染净,如这分不清,要感受生命的存在的殊胜感就有问题了。
学佛人要带有几分幽默感。有点弹性,内心活泼性。不要太过死板,一定要这样。
香王香。智慧是让我们觉悟生命本质的存在,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是香。
香王香。你感受生命本质以外,能不能不执著,两者并在一起,不执著。这地方是一种超越。用智慧感受这部分,就叫香王香。
很美的地方,你能不能不去,也能够玩?很多人去了感受不到那种存在。高层次去到那地方感受到;更层次,不去也感受到。看画,楞在画前,交融进去,心领神会,感受到那一种真正的存在。人与人,感受幸福感。
▲吃,每道菜感受,淡淡吃,品尝,感受美感,口味会淡,原味,你绝对吃不多。
感受生命品质绝对马虎不得,任何功课都一样,都以同样态度去进行,要去感受它。诵经不在量多,赶时间没用。从如是我闻,就能进入境界里,诵经就诵完了。
感受到生命存在,佛法没有白学了,外面通通抛弃,无所谓,因为你有一个真实的存在。
学佛,什么都可以布施掉。有了香王香,你舍不掉,这是你生命品质的标志,下辈子智慧、福德不可思议,因你能体验生命品质的存在。听到这堂课,是你多生累劫所积善根福德因缘啊。这个是真实义啊。学佛与不学佛人差别就在这地方。
宗教仪式与宗教文化,可有可无。文化不是真理。永恒真理在十方世界一体适用。
▲坚黑沉水香王香。乌沉香。五百里不生蚊虫,除毒。表示有智慧能把邪知见除掉。透过日常生活能去体悟到生命的存在,对于这个法(如考执照)并不执著,而是把生命品质更提高一层,不是一般人以之为目的。学佛人没有得失心就在这地方。
修行人什么事都可以做,透过任何件事(媒介)来体验生命的存在。凡夫是请三宝加持考试过关(生活目标),正好颠倒。这地方一定要转过来。
不动诸根香王香。不会让你的善根产生动摇。
坦白地讲,开示时一定得利益;有所隐瞒,开示时不得利益。
直心是道场。遇到不好境界,就讲出来。
普眼长者懂得智慧怎样组合,产生怎样效果。
普见诸佛。所愿皆满。用智慧促使自己或众生觉悟。
救护一切众生愿。严净一切佛刹愿。供养一切如来愿。
性宗原则,三世间。发大乘意。
供养,培养,培养觉悟。
▲修行者善调伏时,不一定修过法以后再来回向,信解行力可以综合起来运用,一念起就可圆满成就。多维度生命现象,时间重叠在一起,一发心即成正觉。从现在走向未来,同时从未来走向现在,全部圆满。正负时空同时在一起,开始就是结束。慢慢体会,生命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智慧是总体的,展开非常广。一法通,法法通。
善男子。我欲供养然此香时。从一一香。出无量香。遍满十方一切法界一切如来道场海中[随时随地]。化为种种香宫殿[根本]。香垣墙。香楼阁[运用突出]。香栏楯[摧伏魔怨]。香却敌。香门户[入手处]。香窗牖[发挥作用方便法]。香半月[香作用]。香罗网。香形像。香圆光[饶益众生]。香严具[自受用]。香光明。香云雨[他受用]。香幢。香帐。香幡。香盖。庄严十方一切法界。处处充满。以为供养。
●都讲智慧。做功课时就把智慧整理一下,不用看经本了。经首,能背起来,来世接近华概率95%。一个人出去玩,搭车,等人,一坐“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下面凭印象记多少是多少,不用力,慢慢融入,完全投入,摔进去看看。同修看到,弹指,或轻轻叫普贤菩萨,或叫善财童子,或叫阿弥陀佛。提起智慧观,智慧拉起来,如何整理是自己的功夫,静静地一坐,提醒自己,就能进入法身大士境界了,几次就知道自己智慧在哪里了。每天做完功课,一定要静坐十分钟以上,原因就在这里。把智慧拿出来运用一下,慢慢把智慧带起来,那时知道真正的存在在哪里。
这是最上乘的行门,除法身大士,就是佛与你相应。真正出三界法。
用力重,人天福报。
4—7
善男子。我唯知此令一切众生普见诸佛承事供养欢喜法门。
如诸菩萨摩诃萨。如大药王。若见若闻。若忆。若念。若同住。若共行。若称名。若随喜。皆获利益。无空过者。若有众生。暂得值遇。必令销灭一切烦恼。入于佛法。离诸苦蕴。永息一切生死怖畏。到无所畏一切智处。摧坏一切老死大山。安住平等大涅槃城。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大药王,名药。
苦。腿断了,可以不苦。圣人定义的苦与凡夫讲的完全不同的。
一个圣人,没有生死的阶段性,没有生死怖畏,就没有苦。无限式思维模式。
●把生死布施掉,很简单。今天生是死的开始,死的那天是生的开始。每天起床提醒自己,我又出生一次,晚上我又接近死亡一次,当变成无限的时候,这辈子没做好的,下辈子再做;这辈子做的,就是上辈子没做完的。这辈子病,是上辈子没做的,或者下辈子病,这辈子生。事是做不完的。面对它,欣赏它,不必恐惧它。死不就超越了吗?人生就这样简单。
不要被意识形态捆住。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多罗幢。彼城有王。名甘露火。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礼普眼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一心恋慕。辞退而去。
正智。甘露火王方便波罗蜜,破除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