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0M】
于其宅内。有大楼阁。高十层级。层开八门。善财入已。次第观察。
见最下层。施以种种上味饮食。
见第二层。施诸宝衣及众财物。
见第三层。普施一切宝庄严具。
见第四层。施诸采女。言辞善巧,随意眷属。并所受用上妙珍宝。
见第五层。五地菩萨云集其中。为安众生。演说妙法。诸所施为。无非利乐成就如来最胜论者。陀罗尼门。诸三昧海。及诸世间种种明智。光明印行。
见第六层。有诸菩萨。皆已成就甚深智慧。了达法性。得大总持。三明六通。皆悉具足。入普藏门。出障碍境。住不二法。现佛威仪。于不可说妙庄严海道场众中。而共集会。各以异名。分别显示般若波罗蜜门。所谓寂静藏般若波罗蜜门。善巧分别诸众生智般若波罗蜜门。
不可动转般若波罗蜜门。离欲光明般若波罗蜜门。不可降伏藏般若波罗蜜门。
照众生轮般若波罗蜜门。随顺教网般若波罗蜜门。功德海藏般若波罗蜜门。
普眼舍得般若波罗蜜门。入无尽藏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门。
入一切世间无尽方便海般若波罗蜜门。入随诸世间一切教海般若波罗蜜门。
无碍辩才般若波罗蜜门。随顺众生普照无碍般若波罗蜜门。离垢光明般若波罗蜜门。
常观宿缘而布法云般若波罗蜜门。
说如是等百万阿僧祇般若波罗蜜门。遍不可说道场众会。显示庄严甚深智慧。
经文分两个层次。
学佛,学警觉性,要会运用这些教材。
第一部分就要能通达。为人处世能达85分以上。了生死,开智慧建立很健全人生观上,建立在正常人生品质上。画家作画时,只有一个前提,捕捉灵感,表现于画布。
学佛也一样,不一定把每一个教材都弄得很通达。培养磅博的气势。自古大悟不拘小节。
十层,圆满,重重无尽,够用的。八门,八正道。
宅,心境。入,进入心境的核心里。师徒相应。
相互缘份,最主要是彼此观察,有没有警觉性,能不能欣赏到优点。看到那一个优点,是你喜欢的;看到那一个缺点,是你讨厌的。相处太久,会把优点淡化掉。很理性地从法上去追求,不会偶像崇拜,因你要的是法,不是人。
布施,或供养的东西,要用最好的,你喜欢的,他喜欢的更好。没有必要刻意去买,就很自在,随缘,感到很欢喜才对。对人家供养,一定要说“喜欢”。留意,热心,把事办砸。
食、衣现在宽裕了。现在要节约能源,不要在吃的上面浪费。充分发挥物用。
到道场,可以培养一种现念,看到喜欢的书,多买一些,结缘送人家,法布施。
喜欢的拿来布施,就是宝庄严具。
上妙珍宝,不一定是言语,可能是和蔼态度,一个爱的鼓励,生活中人性的关怀,安慰。
第五层,表示心量的大,接纳贤达。五行位,不可能请五地菩萨,五地菩萨是请所有相应的菩萨。层面非常广,各行业专家都请过来,饶益众生。
妙法,无所不在,不一定讲佛法。穷尽任何生活层面如,讲书法,插花。
世间白法,善法,不会夹杂副作用。世间好多副作用是隐藏的,如打球带有得失心,副作用就产生了,会造成紧张,竞争,不能舒缓神经。游戏应没有得失心的,竞争中失败的人要带有幽默感;没有幽默感,不会欣赏。
学佛产生副作用,也不对,产生偏差。
第六层。
了达法性。学佛人常把佛法当成一门很专精的东西,达到的境界高不可攀,这不对。佛法东西都在世尊八相成道里讲到了。无忧树,枝叶垂布,摩耶夫人右手攀枝而右肋生太子。此表法,佛的法是无忧之法,伸正确的手(右手)可得。佛法只要方法一用对,马上可得。
中国语言与文字是不相同的。文字表达带有文学性,语言表达不带有。
佛经,产生殊胜感,距离感。
●了达法性,摄心定境,叫得大总持。在任何境界都要摄心,定在一个境界里,然后发挥作用。心一境性,在某一点上抓得到。如花漂亮,在画面上抓住一个重点。一个法界也是这样,对于你的生命有没有抓到重点,抓到就是大总持。
结界,华严经三品,是给你大总持的。自己设定你所要的重点,那个重点作为全部支柱的中流砥柱。法性一定可以通达。
入普藏门,入法界门,得大智慧,离障碍。了达法性,得大总持,三年可以做到。
会听经,会开悟,一定有在修行。结磨讨论,在内心深处划下一道深深的刻痕。
不二法。不要去问别人,是自己成就的。维摩诘经31,楞严经25圆通。自己建立自己的心灵方程式,就是不二法门。
佛威仪,无碍,自在,妙用,不要设定在某一状况中。
◆我们都在妙庄严海中。只要你听过一节课,“你不成佛,我不成佛”。这里有绝对的因缘存在。不管你收获多少,真如、法藏门、法界,你一定会想知道那是什么的意念,只要你那么一念一闪,就是往昔同愿同行,你已经发愿了。你已与我心性相应了,你的菩提子已在我佛土中种下了。这是实际理地的部分。是从你内心深处挖掘起来,翻腾一番,让你觉醒,让你的觉性复活起来。龙裤法师,心一境性,心一定在上面,就把你度走了。我们从法性中跟你立义,很少人能体会到。你一念相应,在我们法化中,你绝对是正法时期。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殊胜。
般若波罗蜜,是总说。用智慧到达彼岸。
般若,直观的智慧,观照生命的存在,对生命存在体验、感受、觉知的能力。
◆《四十华严》讲完,你这辈子不成就,下辈子绝对成就,生如来家,得如来种性。以我修《十大愿王》体会。接受这种指导,会转生到极乐世界,你从那地方,回过头来,再教化众生。听闻这个法门,绝对往生,念观音、文殊、普贤都一样,你听就好了,你在极乐世界成佛了,不去还不行。何况你在这当中再精进。你不到极乐世界,在这里当下就成就了,指般若波罗蜜门。
◆每个人的般若波罗蜜门不同。般若波罗蜜门是你自己的心性所展开来的。有人愿意转法轮,弘法,智慧般若门;有的喜欢救济,慈悲般若门;有的慈悲喜舍,或戒定慧。有的喜欢当主角,有的喜欢当配角,配角般若波罗蜜门,看心性,不会完全一样。任何一法,你透过那一法作媒介,来感受生命的存在,感受总体法界的存在,这叫般若波罗蜜门,哪一法,就随你了。有的严肃,有的亲切相,有的忿怒相,有动态,有静态,你要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就这样做,叫种种般若波罗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