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13.辩具足优婆夷 >> 浏览文章

四十华严53参之13 辨具足優婆夷 第02集(圆明笔记)

2013-07-04 13:41:05本站原创 【字体:

四十華嚴53參之13 辨具足優婆夷 第02集(圓明筆記)

 

021--7

于其宅中(在我们心里)。敷十亿座。超诸人天一切所有(心中超越一般人,心量殊胜,经常这样勉励自己)。皆是菩萨业力所成。

●菩萨业力,包括福德力、愿力具足。业力属就果来讲的,结果呈现的部分;愿是从因立场来讲,菩萨发心要行的部分,愿力是行因。菩萨愿力能不能成,看众生相应情况。观念转一下,到极乐世界去,福报好,不知道怎么修行。苦集灭道,有没有庆幸的感觉?如愿所求,人生就不同了。心量把展开,不一样。菩萨的愿力,要与众生业力相结合,做人有业力没业力,无所谓,这是中性的。

有人“先入为主,学净土死到极乐去”?210亿佛刹佛国土中一个而已,华藏世界中第13重中一个很微小的世界,只有一个房子住;对于后头不知道,佛法的整体性全面性,为次第所隔开,不知道,没有办法感受殊胜感。

学华严,有210亿佛刹房子住,自然就在华藏世界海里,随时可以到那里去。不要把自己是低层阶级的,也不贡高我慢。我具备的条件是中性的,可雕的,自己有所成就才重要。

菩萨愿力是可以与自己业力相应的,你能发心信愿,很快你会超越,不只解脱,还会趋向众生解脱,让生命力复活起来,你会踏上菩提道,那时业力转变为愿力。你如感觉色身不够用,换个色身再用。死不死,自己决定,这时候你的生命力复活了。

宅内无有衣服饮食。

色界天以上,随意自己转变,叫天衣。饮食,色界天以上不要。

自己心性超越,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碗只是吃饭的工具。嗔心放下不容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嗔心都放不下。

人间意识形态太正了,框住了。从破除意识形态下手。

阎罗王吃饭,不用筷子,有没有想过,你怎么办?

经文都是很小的地方,也都了解,要做到很不容易。

及余严具。但于其前。置一小器。

●特殊。这是她要起无边妙用的媒介。只要外面有东西都是媒介,要透过那一个东西去发挥作用,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那个特大单位负责人是怎么修来的?要没有想过?石化王国,石化一个小东西,起无边妙用。懂得那个修行法,也是一小器皿,这辈子成不成就不要紧,下辈子再来。你要有修,一定会超越。与下辈子福德相接,与法门有关,修的那个小器。修法第一步,把它过滤出来,学佛要了生死,什么叫了生死,我们感受到吗?把任何的六根接触六尘都导入你的主题‘什么叫了生死’,他就会变,修行成就就出三界去了。从各方面一直带进来,一定要有所感受,现在并没有出离三界,下辈子再来。造成这个意念,心安住在那里,就是那个小器,自然就会形成你的王国出来。

成就的大小看你现在的用功,一再地投入,形成某种气候,在社会上就会有很大成就。你从家人,或人与人各方面都能导入,到你修行的主题上来,很尽心指导人家这个法,他有没有成就不管,能做得很完美,下辈子再来眷属圆满。什么因,得什么果。

识心就是这个小器。每天用一个时间,在佛前做功课,能经常疑情导入,这里怎样念?大悲咒,楞严咒出自哪里?十小咒出自哪里?这里是那小器,从那发起。

看功课怎么做,就知道下辈子怎么样了。外在什么样子,只是业力呈现出来。前辈子你度他学佛,他这辈子他一定学佛。前面有因,时间缘一到就转了。

这地方绝对与各位有关的。想一想,我们家的小器在哪里?

复有十千童女围绕。

眷属。十千,十是圆满,千,是重重无尽。因缘具足,应到的童女都到了。

有佛事活动,有告知消息义务,不要刻意地宣传,他来不来是他自己的发心,该来的会来。他出钱,也告诉他随缘、随分、随力。

童,表纯洁,没有既定前提。女,表慈悲。

一切妙宝庄饰其身。言音和雅。常侍左右。

宝,见性。发慈悲心,要以智慧为前导,不要一时性起。做什么事,可以随缘。

在佛门过单纯一点的生活,尽量发心,任何一件事情要单纯化,不要弄得太复杂。

瞻仰承顺。情无厌怠。

修行的方法。瞻仰承顺。请法无厌,依教奉行。每个人都做得到,请一个法就好,终生奉行不渝,就在那个法上就好。其他法,随喜鼓励。到某一个程度,会选第二个,到第三个就快了。坚持修法,一个法为下手处,第一个要修好。

身出妙香。普熏城内。妙香,是影响。

及遍虚空。一切人天。闻其香者。于菩提心。皆不退转。

人天,根器比较好的。

其余众生。遇斯香者。身心柔软(总说)。

一般众生。产生下面一些,不会都具足,如以一个为主。

无怒害心。无怨结心。无悭嫉心。无谄诳心。无险曲心。

嗔心部分。不当的行为。

无贪爱心。

无嗔恚心。

无幻伪心。无下劣心。无高慢心。无邪僻心。无障碍心。

痴心。改掉最好,逐渐淡化。

无执著心。

住平等心。起大慈心。发利益心。住律仪心。离贪求心。

积极面。

▲座右铭。三毒。自己分类。缺的积极面补强,所有的缺点消极面消除。

闻其声者。欢喜踊跃。见其身者。悉离贪染。

结论。前面 的香,是影响的总称,弘法。前后一致。

见其身者。所行的菩萨道。

尔时善财。即前顶礼优婆夷足。右绕恭敬。合掌而立。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前面善财还没有与优婆夷讲话,已具她的境界。

把自已境界一再提升,转化,净化,一定要用心。

在法身慧命上,在佛性上,众生是平等的。不公平是社会意识形态。重法,恭敬法,不要被相转了。女众要肯定自己,不是佛教的附属品,不要说业障大。自己要成长,要超越。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无尽福德庄严藏解脱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很多法门,你发的那个菩提心,就是你的菩萨名号,你肯定不肯定?我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法界次第道里我修哪一个法门?我具足的性德是什么?我走哪一条路?拿出你的性德、法门出来,三恶道全跨了,地狱就是清凉地。性德展现,贪嗔痴一定消失,到哪里都一样,光明遍照,这是一个信心,一种肯定。要懂得用心,性德才显得出来。

能于如是一小器中。随诸众生种种欲乐。如应为出。种种甘美上好饮食[]。色香味触[都在世间,五欲]悉皆充足。

小器是一个形象,表法,相应。一个小器,一个原则就对了。从那个法当中销归自性,销归越好,福报越大。这是无漏功德,不会消失的。

●你有一个法门为主,将来度众生,以这法门善巧方便,如应为出。有法一个就可以了。

六根接触都能销归自性小器。一切众生都是内在的,不要向外。反观看里面,不会为世间烦恼。看到外面的境界,要懂得向内,在内心里一定有定位,这在修法中非常重要。

●做功课。做课之前,有没有发愿?先三拜。最后,三拜,回向。你如何发愿、回向,有效吗?做功课时,知不知道发愿回向,一定有效。

发愿。愿在菩提增长上面,第一拜,愿众生未发心者,令发菩提心。第二拜,愿已发心者,令增长菩提心,第三拜,已增长者,令速成熟。修法。这是修一个法。助念也是一样。打坐也是一样。

回向也是那个地方,可以重复发愿的地方。发愿与回向是一体的。针对那个愿的圆满。

问题是你的功课是不是真的踏实。粘在心上,发出作用。就是有效,在用心的地方,用心一定到你心里去。听经有功德,讲经有功德。从哪里放光,从哪里相应,是一定的。每人听法,一定不会一样。有感受度。20120305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13 辨具足優婆夷 第01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13 辨具足優婆夷 第03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