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11.妙見比丘 >> 浏览文章

四十华严53参之11 妙見比丘 第03集(圆明笔记)

2013-07-04 13:27:57本站原创 【字体:

四十華嚴53參之11 妙見比丘 第03集(圓明筆記)

 

031

补充。三十八恒河沙数。

三十,指三位,信位、贤位、圣位。八,指八正道。从信位菩萨到圣位菩萨,都要修八正道。在八正道修学当中已贯穿起来了,现在超过前面信位的部分。修学佛法过程中离不开八正道,不管初发心,贤位,登地菩萨都一样。

贤位,三贤位,前面十参是十住位。现在是十行位。下面十回向位。住行向,三贤。

后面,十地位。圣位。圣位前面叫十信位。

净修梵行。供养,没有预期目标,没有特定目标。

032】一日一夜。一日指白天,指正确的;一夜指晚上,不正确的。意思黑白之间,顺境(白法,善法)与逆境(黑法),都专心不二。

七日七夜。以七菩提分,行于黑白二法里。黑法,贪嗔痴。

▲不知怎么修,看净行品。顺逆如何当愿众生,列为华严的第一个功课。

半月一月。

举一二个例子后,讲月,是周期,是讲圆满。半月指不圆满。有在佛地方修圆满,完成了;有没修圆满,无常。表示随缘。印度人一月15天,一到十五号,叫白月;十六号到月底叫黑月。印度一个时辰,是我们两个时辰。

▲尽力去修行就对了,至于能不能圆满,不问,因为因缘会转变。因缘看到还没圆满,不用紧张,下辈子你会好好修,那时就会圆满了。

佛菩萨面对无常显现,没有得失心。

我们有得失心,法没修圆满,有挂碍,对世间法挂碍更多。

033】无常示现,对于物理现象,如影随形。不要为下一刻想太多。预定目标,社会上必须,无常境界来临时,好好不慌不忙,你要要就给你,随你去。

平常训练心地功夫,心安住在正念上,其他都不要管,这是修行人的根本的一个心态。

年,是周期,是大圆满。

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年。重重无尽。并不是会了就好了。

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

大方位,宏观的总持法修法。要懂得这种修法。

●假设各位是普贤行者,或华严行者。行者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一)见闻声。信位。一般信行。信仰阶段,见闻随行,不明究竟,念佛、诵经,盲目,不知道为什么。一修一行,有执著,有分别。坚固执著。一年学佛,佛在眼前;三年,佛在天边;五年,佛在西天。有很多冤亲债主。油条,不能突破。

(二)解行声。贤位。权教三贤位。没有冤亲债主,只有魔,在懈怠退心时魔会出现。

(三)证悟声。圣位,包括等觉菩萨。进入法界次第道,不会退心。没有魔。是境界,自己会转化。一心在道,永不退转。一即一切,无所不修。修一法,一切法具足。一座,成就无上的功德。

修行,提升自己的层次。进入证悟声,跟法身大士一样,由分段生死,而进入变易生死。

维护非常活泼的生命力,充满朝气,才有可能从见闻声提升到解行声,再由解行声提升到证悟声。失活泼生命力,就僵化了,在什么地方停下,就永远在那个地方。

034】好多人僵化,执著修什么法,一直停在那边。

修法中一个很严重的障碍。经过修习,这个法索然无味。不管念佛、诵经、持咒、参禅、修密。停住,就想要转变。变佛教博物馆。老油条,没有用。修这个法,有一种瓶颈,有一种倦怠感,最好休息一下,唱歌,跳舞,远游,三月半年的,在原来功课上再提起来精进,一定会突破那一关,会进入另外一个层次与领域。这是没人指导的情况。

如念佛换到另外一个法门,这辈子的灾难停留在这个地方,不会前进了。一直在意识形态里打滚,是意识形态的传承者,不是展现自性生命力的普贤行者。

 

0347分】

补充。第二,有选择的听法,听自己喜欢听的。听法,分为这里讲对,那里有问题,这是法执,不能听闻妙法。对要懂得欣赏他,赞叹他,随喜他;这样讲,与我见解不一样,要深入去了解,然后去包容他,有更好层面的认知,这样才不会有选择。

学佛两种人。一种,各道场都走,好的法都接受。

另外一种,别的道场不去。即使去了还是以自己道场根本法为主,这人属于十方道场的佛子。

 

035】第十二参根自在主童子。

【第十一参妙见比丘 035】这是中数。

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这是大数。124个。

意识形态框框,意识法尘,有没有想去突破,去寻找生命真相是什么。

感情,有缘你会爱。离开缘,你能不能爱?这才是真正慈悲的地方。

036

听闻华严,还有什么业力。从华严下手,福报那么殊胜,能如法修行,你是生在佛世时代。你是坐在普光明殿,各位都是华严海会佛菩萨。肯定自己。

信心三个条件。

(一)我有佛性,众生都有佛性;我当成佛,众生也当成佛。

(二)在座不是佛就是菩萨。

(三)我们在的地方就是普庄严园,就是普光明殿。

有信心,佛法才会增光。

这个法殊胜的,从自己能下手的下手,不用担心,绝对与华严相应,不管打坐,诵华严三品,诵阿含经,或持戒,或修密法,都在华严里,怎么导引过来而已。

第二部分。

整体部分先要有认识。部分与整体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根现前就是一个相。任何一相都是部分。没现前的部分是本体,才是全部。从相的部分与体性整体部分,相的部分离不开整体。从这里才能了解事事无碍讲的是什么,每一个事相都是全体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相都可以代表全体,每一事相,都是同一体性。

十玄门,从这地方会通。殊胜法义,从这地方确认出来的。

 

第三部分。

总体与部分,除事相与体性表达的情况不同以外,还带有一种你没有注意到的。在佛法修行中,你平常着力点的地方——你现在现前的部分,你只能执著这一部分,不能体分另外一部分。这很麻烦,另外一个,用另外一个词汇来讲,这地方着力点是我们的表达方式,另外一个着力点是另外的表达方式,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指的是同一个东西。

华严经属于性宗。讲有,妙有,妙有从有的方向来讲。

禅宗,从空的地方来讲,不讲事相,讲体性。善财童子发问的问题,这里又出现了。

问:“你从哪里来?”这是相。问的意思是你成熟了没有?不能答,我成熟了。他有语言模式。相只是部分,对总体你了解不了解?

法界体性无来无去,只是存在。

爱的反面还是爱,爱的反面是恨,这是占有,不是爱。

037】荷花未开之前,还是花;花开只是相现而已;在体性讲,它永远存在的。我们感受不到,对于禅讲什么始终进不去,你始终执著在某一个部分,就体会不到。一个禅师,有所领悟,开悟,一定会跟华严相应的。他开悟的过程,不一定从华严来。归属还是来到华严里。

你要证入明心见性,比古人方便多了,只有用功,三年足够了。我们讲够清楚了。你现在只是知道,透过行道,才能掌握到那种感受,它就会现前了。

从高峰来看,从第二生命法身来看娑婆,比较容易了解;如你精进,懂得用功的方法,从娑婆来看第二生命,瓦跳跳。学佛是展现你生命的芬芳。大德成就,一定有他的发明与创造,文字没有雷同的,因为心灵方程式不同,全部是无限的。

十三个句子,十三个法门。无尽修多罗。

第七参开始,方便波罗蜜就有国土了。见善知识之前,有两种现象。一种依报庄严地出现,器世间;一种是正报庄严,智正觉世间。

不必去追求一个国土,当你的法门深入到某一个程度,国土自然会形成。从你现在生活中就可以看得到。在家里组织读书会,组织不起来,请多用功,因国土还不成就;组织起来,更要用功,因为你的国土已经成就了。在这当中不要造业,有坚强的我执,就不行。写经,读书会,整理录音带,都一样,一定要把法告诉别人,记得这个原则。法是什么?如读书会,讨论这本书,先从第一章,每一个人提出报告,他的看法不一样,从这地方来获得对方的心得与经验,把自己始终如是认为的观念放下,这样你一定成就,会增长你的智慧,因你会趋向于无为法,同时每一个同修都在成长。不要去论对不对。接纳。经常训练大众,你的国土自然形成。内心的净化,会越来越快。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11 妙見比丘 第02集(圆明笔记)
下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11 妙見比丘 第04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