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华严
您当前位置:华严云南学会网 >> 佛法资讯 >> 视频转录 >> 11.妙見比丘 >> 浏览文章

四十华严53参之11 妙見比丘 第01集(圆明笔记)

2013-07-04 13:26:47本站原创 【字体:

四十華嚴53參之11 妙見比丘 第01集(圓明筆記)

 

0117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思惟菩萨所住行甚深。思惟菩萨所证法界际甚深。思惟菩萨众生微细智甚深。思惟菩萨世间想行智甚深。思惟众生无作性甚深。思惟众生心流注甚深。思惟诸法缘起际甚深。思惟众生真实际甚深。思惟众生如光影甚深。思惟众生名号差别际甚深。思惟众生语言际甚深。思惟众生庄严法甚深。思惟众生秘密际甚深。思惟众生光明际甚深。

已经一个循环,从这一参讲十行位。

十住、十行、十回向,分为三贤位:初贤位、中贤位、上贤位。

中贤位,重视力行。十住位,通常讲正法行;十行位,随缘行;十回向,总持行。

十度配位。十行位,开始进行实际修法如何布施,相会现前;持戒如何持,相怎么现前。

十回向,综合运用了。每个人体验,认真执行层次上有差别。

不要以为初学的三皈依、五戒,简单规则,去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不是到高级就不要了,随着程度提升,境界不一样。要在这地方用功。随着境界提升,在基础上越有成就才对,对前面修学的,经常拿出来反省,初发心即得阿耨三多罗三藐菩提。随着程度提升,知道怎么出离,三皈依会超越,不会放弃。修学不要忘失根本。

信、住、行、向、地、等,六位法门,全部是十波罗蜜在循环的,这只是一个纲要。

随顺思惟。从家里到道场,就要随顺思维了。从上一个到下一个知识之间的过程,就是情境的转移,从一个时间到另外一个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人,从一个人到另外一个人,在这过程中怎样修行?越是忙的人越好修行,从一点跳到另外一点,很快,提起正念,随顺思维,很好修。

佛尽虚空遍法界,你碰到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佛,就是善知识。男的叫长者,女的叫优婆夷。瞪我,我修忍辱;对我笑,我爱语、利行。看到公车7,七菩提分,看到4,四摄,这就是随顺思维。随顺思维,你生命品质会逐渐提升。

《净行品》,信位修行法,随顺思维,一直贯穿到成佛。不要对立,统一在一个中心里,越纯越善,那个中心,越美好越幸福。放下不好的习惯,除掉生命因素里不良因素——如痒。

 

所住行甚深菩萨心安住在哪里,心是怎么行的。在菩提道上永不退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就是行。恒顺众缘和合而生其心,恒顺众生就是住。金刚经从破、反面的立场讲,无所住;从华严经讲,是有所住。其实完全是一样的,只是语言文字不同而已。

无所住、不执著,才会恒顺众缘,无住生心,还是有生心。恒顺众缘,本来就是无住。你把心安住在什么,一定要怎么,就是有住。不要有太多的原则,不要有太多的标准,不要有太多的观念,原则、标准、观念都是有所住。我的原则就是不执著,还是执著,还是要破。自己要去体会。没有原则的人,只有“是”,没有“不”。社会教你对立,有“我”的存在,教你说“不”。有“我”就有痛苦,主张、观念越多,痛苦越大。能干的人,要注意,就是原则多,意见多,业力大。不要以为我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的。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烦恼、苦难的根源。

学佛,找回真正当家作主的真我,先让它显现出来。显现出来,是真正的般若智慧,无所不知的智慧会展现出来。赶快把自己转入菩萨所住行的境界里。

思惟众生名号差别际甚深。

不是姓名学,五行,算笔画。

思维空间可能你从来没有打开过。见面很熟,南无观世音菩萨,有形象出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马上青狮子,拿剑出来。可以拟人化。南无甘露王菩萨长成什么样子?南无香云盖菩萨,不知道。如何拟人化?

佛菩萨名号,不能拟人化。像法时期可以。末法时期拟人化,根本就弄错了,要性德化。菩萨名号是性德,某一种性德的特征,佛的名号是性海。

佛菩萨代表这样一个性德,只是这样一个意思。

众生名号。名号是一个符号,只是代表一个人,不能变成一个人。你知道,观念上却重叠起来。人家“骂名字”符号,你以为骂你,你把它当成自己,痛苦就来了。如指着鼻子骂,也可以,这个是假相,真的那个我,不会损失;歌颂它,也不会增加。褒贬,毫无意义。

除掉名字相,名字相障道很厉害,以为名字就是真实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媒介,透过它了解到真实的部分。骂,不舒服,从这地方起观。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运用。

名字相,语言相,心缘相,一样都是虚妄的。不要有这种错觉。

渐次前行。至三目国。于彼城邑。市肆廛里。山川林薮仙人住处。周遍寻访妙见比丘。忽然睹见在一林中经行往复。头骨如盖,顶有肉髻。殊胜端严。其眼修广如青莲叶。鼻修高直如挺真金。唇色丹洁如频婆果。齿白齐密具足四十。颊如师子颐颔充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毫相映彻如白琉璃。耳相垂埵如悬珠状。面如满月见者无厌。颈项圆直约文三道。胸标德相妙藏庄严。臆如师子肩膊佣圆。腰胁深细如金刚杵。臂肘佣直立垂过膝。网缦指相如白鹅王。手足掌中金刚轮相。柔软细滑如兜罗绵。伊尼鹿腨七处平满。手指纤长。足跟平圆。皮肤金色常光一寻。身毛上靡一一右旋。其身圆满如尼拘陀树。相好严洁犹如雪山王。诸根澄静。目视不瞬。

忽然见到,善财与妙见比丘距离有多远?下面他怎么看的?他在看什么?

三十二庄相。肉眼怎么看得到?他在第二生命的状态里,可以直接感受到,用感受的方法把境界提炼出来,完全用感受的方法。

【前行加行】由肉体生命怎么转入第二生命,就是前面的方法。前行的修行方式。真正修行,前行法很重要。真正修法甚至可以一摄心就可以成就,很快。但真正要下功夫修行的在前行的那个部分。

修一座法,梁皇宝忏,七天,前面要准备五十天用功,彻底投入。没有前行,没有用,随喜众。不会修,前行要更长。没有准备,转不到法身里。修法要境界,要色身转入法身。

前面就是修法,心性的调整,安住在某一个境界,他一定要超越前一个善知识修行的境界。整理出来,才能进入下一个善知识的境界,一直提升。一见这个善知识,境界全部呈现出来,他就可以感受得到。这是修法中的一个要领。

 

这地方讲正道,这么庄严。下面讲八十随形好及菩萨海会,有情世间。

于诸境界。心无动乱。智慧深广犹如大海。若沈若举。是智非智。动转戏论。一切咸息。得佛所行平等境界。入于缘起差别法门。成熟众生。心恒不倦。能生深广圆满大悲。教化示导心无暂舍。为欲受持一切如来正法眼故。为欲普令一切众生生智眼故。为于如来所行之道恒履践故。不迟不速审谛经行。寂静端严犹如满月。威仪雍肃如净居天。无数天龙乾闼婆等。释梵护世。人及非人。前后围绕。主方之神。随方回转引导其前。足行诸神。持宝莲华随捧其足。无尽光主火神。执持宝炬舒光照耀。阎浮幢主林神。恒雨众妙拘苏摩华。不动藏主地神。随现宝藏。普光明主空神。庄严虚空。妙吉祥主海神。雨摩尼宝。须弥藏主山神。合掌作礼。无碍力主风神。散众香华。春和淑气主夜神。曲躬恭敬。常觉圆满主昼神。持遍照十方摩尼宝幢。住虚空中。放大光明。

护法神。处理日常任何事情,一定要懂得销归自性。

【护法】护法菩萨,韦驮是宪兵总司令。

1、初发心学佛,三皈依,有很多冤亲债主,这时指你对佛法还没有很正确的认识,没有信心时会有。赶快把这个跨过去,把自己安住在菩提道上。

2、民间信仰。象民间一样学佛,那时绝大部分把佛菩萨当作神灵一样,你也可以发现,你对佛菩萨的发愿,大概是事业顺利,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世俗的事,这时绝对有冤亲债主,有巡逻兵。心不在道上,没有护法。定时,定点,定量功课,性向稳定。

3、一上菩提道,没有冤亲债主。发愿是为众生,自己安住在菩提道上,精进道业,只想成佛以后如何利益众生。只有懈怠时才有魔进来。只要你在菩提道上一发心,宪兵总司令要派一个卫兵,几个,看你发的心愿如何,来保护你。他是来护法的。你懈怠,没有法,这时魔就来考验你的色身了,你痛苦来了,警觉性来了,赶快修法,护法又来了,魔跑掉了。这时你的护法都是区域性的。家里设有佛堂,也会有道场神。修法很精进,道法很辉煌时,关公会来。你家道场神层次越高,越庄严。

4、如你从菩提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炼与修行,你懂得现在你要进入到佛法真正追求的领域一真法界的时候,你就会有入菩提道次第的行人出现了,你的护法一定是一颗星,两颗星就不一定了。你只要一入菩提道次第,你会影响很多人,你最少有一个师或一个军团的护法神在,不是小兵两三个了。这时你的法化影响很大,所有跟随你修行的人,这些军团会保护与你同愿同行的同修。你就是大本营。

5、这个法化到达某一个程度,那个时候,韦驮菩萨就会到了。

第十一位,有不同的护法在。这时讲主方神,主火神。

这些不要去求,只要好好修法,把心调到菩提道上,这种境界真的到的。用肉眼看不到,他是第二生命里的。转入第二生命里,展现你的自性,你就会感受得到。

护法是自性体的,不是同愿同行的有情众生。

善财童子。前诣其所。头面礼足。合掌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勤求诸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三业恭敬,清净。

微妙思维模式。善财对每一个善知识都这样请法,每一个菩萨开示的法门都不一样。这地方从学者的立场来问,不是从教者的立场问的,初发心时即成正觉我知道了,我已发阿耨三菩提心,我心已经成熟了。这地方空有交融。

禅的语言模式。是师父开口,你从哪里来?湖水满了吗?你不能答。以当时情境表达。空有交融的语言模式,你说空,他说有;你说有,他说空;你不答,照样打。

从一个学佛的立场,我已经发阿耨三菩提心,不是凡夫了,现在怎么修菩萨行,行菩萨道,性宗经典,表达委婉、斯文、体面、简洁。

众生有叩,菩萨有应;你大叩,他大应;小叩不应,不叩不应。同样的叩,应同样的应,不是的,善知识看善财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才扩展出他的教法。善财去参下一个,要赶快要把这一参重新作整理,准备迎接下一个阶段。因为下一个阶段来的层次比这个阶段高。一叩,那个响声会比前面更响。

你在修学的过程里有没有这种情况?没有办法,(一)因你连前面神灵那部分分不清楚,如何来谈这个部分;(二)上了菩提道,没有办法三轮体空。

(三)你要破除那个部分,达到三轮体空,才有可能入华严次第。进华严次第以后,就与善财童子一样了。你的修学会一直上升。法喜充满没有办法形容的,内心震憾与悸动去感受看看。真正的法喜利益,自己能感受得到,如果还没有感受到,你还没有进入状况。你要急着告诉人家,你怎么样,也差不多快了。当中这么微妙。

法身慧命的部分是感受的,不是你认为的,很难形容它。有那境界,也不必要讲。

商智建站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四十华严53参之11 妙見比丘 第02集(圆明笔记)
Tags: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